閱讀樑衡的散文集《覓渡》筆記(十一)

38、《長島讀海》

一面讀文章,一面機械的思考散文的章法。梁衡的筆,彷彿一個聚光燈,走到那裡,那裡就是中心。或者說就是一個帶了閃光的路線圖,還附了導遊的解說,在那歷史的風物裡,飽含了大自然的情感,也飽含了人類的情感,那是對真善美的感知與敬畏。我那年也去過海邊,正好下過雨,滔天海浪奔湧而來,那聲息,那氣勢,真是壯觀。藉著海浪,我們高呼,然後留下永久的光影。經常會打開照片,一面看,一面回憶。

39、《永遠的桂林》

我讀作者的文字,也如坐在慢行的船上看風景,又能看到風景的裡面,感受到別緻的愉悅。假若讓我真的行走在江水間,我想我不一定能欣賞出大自然的美麗和神韻。

遊記散文,要抓住一條主線,無論是空中俯瞰,還是沿路慢行,在主線上又要有幾個主要的景點可以重點著墨。無論你的情緒是多麼的高漲,你的內心一定是平靜的,這樣才能自如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梁衡的行走,真是飽含了熱烈的情感,但他內心的喜悅和敬畏是淡淡的流出的,那種慢慢的浸潤,如英語的“enjoy”一詞所表達的,喜歡,喜悅,欣賞,都是發自內心深處的。

40、《天星橋:橋那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南北的山水具有不同的韻味,我只是在北方的山間行走過,感覺到生命的一種簡約和悲壯,想到渾厚的詩,想到歲月孤單時光易逝而不由得又讓你放開嗓子開懷高唱,是豪放的。讀梁衡的文字,在那水波的影印裡,山和樹都是內斂的,都是生命的輕柔和舒緩,你慢慢的走,輕輕的低聲歌吟,是婉約的。

一個人只有在行走中,在經歷中,才能領略到更美的人生風景。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的,經歷對於一個人的生命圓滿很重要。又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哲學家在海灘漫步,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漁夫躺在海灘上欣賞夕陽。於是這位哲學家和漁夫有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哲學家問:你為什麼不出海打魚呢?

漁夫反問:打魚乾什麼呀?

哲學家回答:打魚賣錢。

漁夫問:賣錢幹什麼?

哲學家回答:可以買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魚。漁夫問:然後呢?

哲學家回家:賣更多的錢。

漁夫又問;然後呢?

哲學家回答:買好看的衣服。

漁夫接著問:然後呢?

哲學家回答:然後來這裡躺著看夕陽。

漁夫輕蔑的笑答:我現在不是正在看夕陽嗎?

這段對話很有意思。結果似乎一樣,但其實差別很大。哲學家的意思,是要那個漁夫明白,個體生命的自我奮鬥和一個生命如何完美的成就自身。

而孟子的充實之謂美的人生觀對於我們活的圓滿有很大的幫助。一個內心充實的人,他一定是快樂和幸福的。一個人的生活能否充實,和一個人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去更遠的地方,應該是每一個生命的嚮往。心有嚮往的人,經歷過奮鬥與拼搏的人,無論貧富,在坐看夕陽的時候,他才會對於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有豐富的品味。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的本質其實是我們的經歷,是我們去實現自我追求與嚮往的生命過程。

41、《平塘藏字石記》

最近認識了幾個玩黃河奇石的朋友,有機會見到各種石頭,畫面石,象形石,文字石,形象逼真,富有藝術意味的石頭,讓你越看越喜歡。再讀梁衡的《平塘藏字石記》,便覺得縱然他的筆下能生化,那塊石頭也不能成為真的天然的石頭,所以讀著有些乏味。

42《大渡河上三首歌》

喜歡這句話:音樂不表達具體事物,只表達情緒。我不懂音樂,但我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內心會得到一種感染,或是平靜的,或是感傷的,或是激越的,或是輕柔的,總之,在音樂中,會獲得一種無法言說的愛。也一直喜歡《康定情歌》這首歌,一個人的時候,會哼唱幾句,讓人的思緒飄飛到很遠的地方。後來看了電影《康德情歌》,很為那個為愛而空等一生的藏族女人達娃而難過,還是這首同名歌,才又讓人回到美好的愛情嚮往中。

音樂是高雅的藝術,但它也能融入到人們的俗生活中,經常聽聽音樂,會讓你緊張的身心得到舒緩,讓你遲緩的思維得到開啟,讓你平庸的道德得到提升,讓你模糊的審美得到明晰。總之,音樂可以塑造一個人的靈魂,愛音樂,愛生活吧!

閱讀梁衡的散文集《覓渡》筆記(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