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夫妻三代隐居,扎根深山百年,女婿进山一箱啤酒足矣


清朝末年,刚剪了辫子头的王老的爷爷带着新婚妻子和一挑子家当翻过大山外出谋生,被山这边秀美风光吸引便在此扎根。夫妻俩在山坳坳里搭起柴草棚,男耕女织,在荒芜的大山里添了七子两女。作为家族的第三代,王老一出生就生活在这里。如今,63岁的他也到了花甲之年。

环绕着王家祖屋,一块块用粗石垒成的梯田错落有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清朝开始,王老的爷爷在此开垦荒山,辟出的一排排整齐的梯田养活了3代人。远离了世俗繁杂,山里的日子简单而又快乐,八十年代国家推动联产承包责任制,王老和老伴花3350元将三代人自清朝开始居住的大山承包了50年,每年67元,分25年交清,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山里的时光像静止了,生活方式还停留在古老的年代。山中的一日,从给牲畜喂食开始。天刚蒙蒙亮,王老的老伴张桂华就从炕上爬起来,穿戴严实出门,给羊喂食。


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除了出山,王老和老伴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只有一台可以接收到周边县城电台频道的收音机。这台收音机还成了家中的“小大夫”,家中的各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基本上都是通过听广播买来的,只是药吃了不少却不怎么见效。

相对于冬天的慢节奏,老两口夏天的生活要繁忙得多。除了要照顾牲畜,还要料理种植的各种作物和蔬菜。

王老和老伴育有一男一女。如今,一双儿女早就搬到了山外的东风村。女儿一家偶尔进山看望父母,女婿特地为岳父准备了啤酒。

山里的泉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喝着山泉水,吃的是纯天然蔬菜,连食用油都是自家榨的油葵,大山纯净的空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王树老两口很少感冒。家中依然保留着老传统,男人在家需要女人来端茶送饭,饭后也是老伴来收拾碗筷。

靠山吃山,锅里的土鸡蛋是自家养的柴鸡下的,烧火的柴火是冬季里的枯枝,几代人就是这么生活过来的。虽然家人都已经离开大山搬到附近的村里,但老两口却不愿意离开,他们习惯了大山里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