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上週有一部二戰題材的電影在國內悄然上映了。和《尋夢環遊記》比,他的熱度顯然不夠,但相同的是二者都以上乘的成片質量贏得了讚譽,並被預言是明年奧斯卡獎有力的角逐者。還記得前不久上映的《敦刻爾克》嗎?如果說《敦刻爾克》是從民與兵的角度切入來講述戰爭的,那麼這部新片就是站在它的另一個層面——英國的決策者角度,來展現英國是如何在艱難之中營救了30萬大軍的。沒錯,想必你也猜到了,今天就是要說說這部《至暗時刻》。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這部電影是講述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的故事。扮演丘吉爾的是加里·奧德曼。如果你覺得名字陌生,那他的作品你肯定不陌生。

他是《哈利·波特》中的小天狼星。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是《蝙蝠俠》中的戈登警長。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是《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聽貝多芬殺人的變態警察。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2011年,他還憑藉在影片《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的表演獲得第84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這部《至暗時刻》他同樣貢獻了逆天演技,堪稱把丘吉爾“復活”了,這才叫真正的整容式演技。夜華君,你那只是無表情+裝高冷麵癱。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目前該片豆瓣評分8.6,票房累計2600多萬,與好口碑相比來講票房並不算高。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本片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丘吉爾臨危受命在作為首相期間面臨的最重要的審判:是向納粹妥協做俘虜,還是團結人民群起反抗?丘吉爾將集結整個國家為自由奮戰,試圖改變世界歷史進程,度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傳記類電影想必大家也沒少看,比如早年間的《聖雄甘地》、《美麗心靈》,前幾年的《喬布斯》、《社交網絡》以及近年的《血戰鋼鋸嶺》等,我們對傳記電影的套路多少都深諳一些。但這部電影不一樣,當我們以為高高在上的偉人應該充滿巨人的光環時,這部電影卻是將他拉下神壇。

影片很討巧,沒有展現出偉光正的疏離感,而是從女秘書雷頓小姐的視角切入,帶領著我們看到了私下裡丘吉爾的真實樣子。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他不是公眾眼中強硬的首相,私下裡他脾氣暴躁說話不太清楚,一言不合就爆粗口。他喜歡洗完澡全身赤裸地跑出浴室;穿著睡袍裸露雙腿在女士面前走光也不避諱;對著希特勒的照片謾罵不止像個負氣的孩子。他甚至還有些強迫症,對演講的語言措辭有著近乎完美的偏執。他也會為了能多抽點雪茄在妻子面前撒嬌說些浪漫的情話。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如果你不說這是丘吉爾,我可能會以為這就是一個常見的鄰家老頭,普普通通又有點不拘小節。可以看出這是導演刻意在呈現給我們更貼近生活的丘吉爾,首相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自己的小脾氣。

據悉,為了更貼近丘吉爾的形象,加里·奧德曼每天在片場要花費至少4個小時上妝,連續拍攝50多天,總共上妝達200小時。還得時刻保持專注的心態,還要穿”增肥裝“。他說身穿“增肥裝”連續拍攝50多天的經歷“就像在跑馬拉松”。還表示“特效化妝足以以假亂真,但我們也走過彎路,有時化得太深、走得太遠,後來才拉回來了一點,減少了一些化妝,對我來說,至少要讓鏡子中的丘吉爾也在看著我,要在丘吉爾和奧德曼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不得不說這功夫沒白下,不僅在外形上和丘吉爾就像雙胞胎,在各種小動作的細節上也做到了對首相的神還原。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奧德曼會重複看當時的新聞素材,學丘吉爾背手身體前傾的走路姿勢,學他在媒體閃光燈前比出V字時手指的位置,學他在演講時眉毛挑起的幅度。他還請了位歌劇老師,用鋼琴琴鍵找出丘吉爾的音色,然後再練出符合角色的聲域。這種專業精神實在讓人肅然起敬。

奧德曼認為丘吉爾非常善於察言觀色,他表示“我需要通過自己的表演傳達兩方面的觀點,一是對丘吉爾解決了二戰困境表達尊重;二是要深入體現出關鍵時刻兩方面的情勢對比,質疑綏靖主義和其中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這點導演也非常贊同,他表示《至暗時刻》想做的是讓丘吉爾這個被神化的偉人“走下神壇”。

於是我們知道了丘吉爾在得知要當首相時會興奮地發抖;知道了他不會坐地鐵甚至領麵包時從來不排隊;知道了他白天也要有香檳作伴,雪茄從來不離嘴;知道了他面對局勢緊迫的內外環境,也怯懦害怕想過妥協。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除了人物的塑造活靈活現,影片在藝術上也是獨具特色。雖然是戰爭題材影片,但沒有過多展現戰爭場面和營造悲傷氛圍,觀影時還總能聽到觀眾的陣陣笑聲。這不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是導演巧妙地將英式幽默融入其中,讓人覺得自然又搞笑。比如丘吉爾面見國王,被國王宣佈他被任命為首相後,丘吉爾對國王實行了吻手禮,可因之前兩人有些過節,國王在被親吻後把手背在後面用衣服使勁擦了擦。這些細小的動作讓人覺得輕鬆詼諧又瞭解了兩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影片的拍攝視角和構圖。每一個鏡頭的構圖都讓人覺得完整利落。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比如丘吉爾從戰時內閣會議室出來搭乘電梯時的構圖,四周都是黑色,只能從門上的框中看到丘吉爾的臉,這就表達出了他深處的被動環境以及被困住腹背受敵的危機感。好的電影無需多言,鏡頭已表達一切。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光線的運用也恰到好處。比如丘吉爾要對全英在廣播前發言的這一幕,在距離開播不到30秒的時間他還在修改措辭以至於心急如焚焦躁不安,對催促的工作人員還大聲訓斥,但開播時間一到他立馬穩定住自己在廣播前流利地講話,臉被直播燈照射的通紅彷彿染上血色,再配上他鏗鏘有力的語言我們立馬看到了那個堅毅的英國首相,展現了他抗爭到底的不屈決心。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本片的很多鏡頭語言也非常獨特,比如丘吉爾的出場。他沒有出現在辦公室,沒有出現在演講臺,沒有出現在任何公眾場合,他出現在臥室裡。隨著女秘書打開臥室門,我們看到一道火柴劃出了明亮的火焰,火光映襯出丘吉爾叼著雪茄的臉,主角登場了。這個鏡頭立馬顛覆歷史人物的偉光正出場,讓觀眾能立刻被人物吸引,在心裡產生暗示:這個男人確實不一般。

最後來說說影片的聲效與音樂,我個人很喜歡有一場戲,丘吉爾坐在車裡看著窗外在雨中的人們,導演刻意把人們的運動用慢動作展現,此時畫面安靜沒有過多的雜音。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丘吉爾像個過客一般和人們是與世隔絕的,導演用音效的弱化來表現這種隔閡感,但隨著丘吉爾打開車門衝出門去的那一刻,聲音恢復正常。說明丘吉爾走到了人民中去,去真正聽取人民的意見。不得不說音效運用之嫻熟和帶入感的把控之老道。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本片擔當配樂的是意大利作曲家Dario Marianelli,冰島的鋼琴家Vikingur Olafsson擔當了全片的鋼琴獨奏部分。為了表現永不屈服的精神,音樂也彷彿永不屈服般綿延進行,多段落重複彷彿不會停止。而在最後演講時的音樂將這種勇敢的精神推向高潮。當我們想再繼續探索什麼的時候,又隨畫面戛然而止。好像電影並未完結,只是演了一個節選般,讓人意猶未盡卻又點到即止。

最後,如果想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建議把《敦刻爾克》和《國王的演講》都看了,你會看到不一樣的視角解讀歷史,也會看到另一個丘吉爾,但不管如何被演繹,我們知道丘吉爾所傳達給我們的精神是不變的,就像電影中那個詞"never"所表達的,永遠不要去懼怕你面前的困難也不要高估困難的可怕,要記住"Never!Never Give Up!"

世界欠他一座奧斯卡《至暗時刻》才是真正的整容式演技

我是曉酌電影評分系統,您的每一分錢都值得被珍惜,不要隨意便宜爛片。

本片評分(滿分5星)供參考

主演演技:★★★★★

劇情:★★★★

藝術:★★★★

可推薦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