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早从去年开始,奇瑞汽车就曾不只一次爆出,将要出售其股份传闻,回首过去奇瑞作为国内的自主品牌,屡屡创下销售奇迹,但是如今曾经的辉煌已经渐渐淡去,沦落到如今的"卖身"

就在前不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以投票的形式,决定了奇瑞的未来,但最终票数以压倒性的数值,决定了奇瑞将完成股份转让的协议,奇瑞的转让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6家企业竞相追逐,而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宝能和五粮液。

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物流起家的宝能,转战汽车领域后,拓张意图始终非常坚决,而在去年以65亿的价格收购了奇瑞旗下中高端品牌观致51%的股份,而如今也展现出了对奇瑞的野心,同时观致对于奇瑞非常重要,这也无疑提升了宝能在这场争夺中的竞争力,同时拓张房地产不顺后的宝能,也留下了大量的地皮,这也能够帮助宝能在收购奇瑞之后,迅速投产。

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但事件也并非已经盖棺定论,五粮液同样也是这场战争有力的竞争者,五粮液对于汽车领域一直垂涎欲滴,曾经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的股东成分中也出现了五粮液子公司的身影,并且也将其名称变更为宜宾市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这场对于奇瑞股份的收购案,也将引起宜宾市(五粮液故乡)的大力支持,但结果究竟如何,现阶段还不能妄下定论。

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而值得感怀的是,汽车巨头奇瑞的陨落,曾经国内四大品牌,长城,吉利,比亚迪,皆风生水起,扩张迅速,而奇瑞则连连败退,而这也与其经营战略的失意息息相关。

曾经的奇瑞是汽车领域的翘楚,但是在2017年,其业务报表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趋势,利润暴跌,亏损达3764万,而进入2018后,亏损更是不断加大,仅仅一个季度便提升到6.76亿。

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这也源于奇瑞品牌的局限性,多年的拓张未见起色,在消费者心中,奇瑞仍然是以QQ为主的低端车型,多年以来也无丝毫创新可言,让众多期待的消费者大事所望。

而奇瑞的人事变动也非常频繁,平均15个月营销总经理的位置就会变更,而频繁的变更的也让奇瑞错失了最关键的上升时期,导致其品牌效应,相比同行出现明显的滞后,同时也为如今"卖身"埋下了伏笔。

同时奇瑞的快速扩张也成为了导致如今衰落了最大痛点,除了观致外,奇瑞的大多数定位都为低端线,同时也加剧了同品牌之间的竞争,让奇瑞成长速度明显放缓,而如今出现利润亏损,奇瑞的盲目扩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此次的收购也将成为汽车领域的重磅新闻,六家企业群雄逐鹿,究竟谁能最终取得奇瑞的青睐呢?奇瑞在完成股份变更后,究竟会成长到怎样的高度呢?敬请期待吧!

从“自主一哥”到靠“补贴度日”,奇瑞真的要200亿“卖身”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