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兌”就不是好酒?“酒精”就是假酒……

不知道眾多的消費者是否和品酒君一樣,一聽到所謂的“勾兌”“酒精”便覺得這酒的品質有問題。這些令消費者談之色變的詞彙究竟是什麼含義呢?今天品酒君就來和大家學習一些釀酒專業名詞,掌握了這些詞彙,再也不用擔心被忽悠了。

“勾兌”就不是好酒?“酒精”就是假酒……

基酒

基酒這個詞,大家應該不陌生。交易市場上、網絡上有關基酒交易,茅臺鎮基酒買賣的消息層出不窮。從字面上理解基酒就是基礎酒,也可稱為半成品酒和原漿酒,是沒有進行過任何勾兌的原始酒液。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基酒就是好酒。由於基酒是通過發酵蒸餾出來,沒有經過勾調工藝,如果長期飲用,不利於身體健康,一般需要經過一年到三年以上的儲藏,揮發掉酒體中的有害物質。

“勾兌”就不是好酒?“酒精”就是假酒……

勾兌

基酒經過一定時間的儲藏以後需要“勾兌”,這是白酒釀造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藝。簡單說就是白酒剛造出來以後,不同車間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樣的,需要靠勾兌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而勾兌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向酒裡摻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礎酒的組合和調味,是平衡酒體,使之保持獨有風格的專門技術。白酒勾兌工藝是釀造工藝的下游環節,合理的、科學的勾兌可以使酒達到同一種風格、提高酒質。然而,自從1998年發生在山西文水縣的特大假酒案以後,勾兌一直被消費者所誤解。

“勾兌”就不是好酒?“酒精”就是假酒……

散酒

除了成型的包裝酒以外,散酒歷來也被不少酒鬼所喜愛,主要消費層在廣大農村。散酒也稱之為“散裝白酒”,與市面上的成品酒是一樣的,區別在於沒有包裝。

“勾兌”就不是好酒?“酒精”就是假酒……

食用酒精

酒精這個詞歷來不被酒水消費者所喜愛。一談到酒精,立馬覺得可能是假酒,或者會中毒。酒精分為工業酒精和食用酒精。“假酒中毒”是飲用了工業酒精(含甲醇等劇毒物質)勾兌成的食用白酒,飲用4g~6g就會使人致盲,10g以上就可致死;而傳統上的“酒精中毒”則是飲用了過量的酒精(含乙醇),需要注意的是,酒內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進去,而是微生物發酵得到的乙醇。食用酒精又稱發酵性蒸餾酒,主要是利用薯類、穀物類、糖類作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發酵等處理而得的供食品工業使用的含水酒精,從穀物類、薯類、糖類三類原料來看,用食用酒精製成成品的質量,穀物類酒精最優,其次是薯類酒精,最差的是糖蜜酒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