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本周螺纹钢主力合约未能突破3700阻力位转为下行,跌破3600的支撑位,铁矿石期价未能冲过500的阻力位,下破460支撑位,表现弱市,期价整体依然处于区间震荡。现货钢价依然坚挺,截至5月18日收盘,期现基差为482元/吨,较前期高点缩小100元/吨左右,但绝对值仍较高。较大的逆价差限制了期货的下行空间。

主要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库存连续三周保持稳定,停止下降。上周矿石价格下跌,普氏62%矿石指数下跌1.10美元/吨至66.70美元/吨,唐山66%铁精粉价格上涨10元至640元/吨。本周港口现货价格方面,青岛PB粉矿价格下跌5元/湿吨至472元/湿吨。本周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下降259.5万吨至1.575亿吨,日均疏港量上升15.09万吨至283.50万吨。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一.螺纹钢的特点:

1、生产的连续性和消费的季节性。钢铁行业存在以下规律:每年冬天(11月末到第二年2月份),由于就业、取暖、发电等原因,钢厂生产不会停止,钢材贸易商会对钢材进行冬储,相当于一个蓄水池,第二年开春需求重启后再开始集中销售。而钢铁需求存在季节性,因为天气和假期原因,1、2月份工地基本不施工,螺纹钢的下游需求处于闭合状态,等到3、4月开春复工之后需求才会逐渐回暖。

2、下游分散,与经济相关度高。螺纹钢的下游大致可分为基建、房地产两大块,虽然下游需求用途不同,但不同类型的螺纹钢价格具有联动性,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互补效应。例如,09年房地产低迷但基建高涨,人们基于传统上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视,认为市场“需求差”,但出乎意料的是国家进行四万亿经济刺激,高铁基建发力使钢材价格暴涨。因此分析单一需求很难看清楚行业全貌,需对下游需求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3、货币助长机制。螺纹钢是现货企业参与套保量最大的期货品种,也是期货市场定价机制发挥最好的交易品种,因此其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都会受到资本市场资金面因素的影响。09年“四万亿”开启了一轮金融加杠杆过程,过多的流动性投放放大了供需基本面的变化,同时信用融资也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在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即使螺纹钢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很小,也会使市场行情产生较大的波动。

基于以上特点,螺纹钢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债券市场而言,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与10年期国债走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这种一致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释: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金属期货上涨,一方面可以提振现货价格,进而提升以螺纹钢为原材料的相关产品成本和价格,对于CPI产生向上拉动作用,推升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另一方面黑色金属期货上涨也反映了市场对于后期需求较为乐观,也就是说对于经济的预期相对乐观。以上两点均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二.供需矛盾集中爆发

1.供给端长期低库存

通过回顾钢材市场上一轮熊市产生的背景,我们可以发现从2011年至2015年,钢价价格长期低迷,随着整条产业链自下而上的瘦身,社会库存量也在逐级压缩。下图是从2005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销量及净出口情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钢铁的新增产能在2013年达到峰值,2014年供给增速显著下滑,到了2015年供给的绝对数量出现明显下降。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粗钢净出口量在近两年来迅速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新兴经济体市场份额,少部分依靠欧洲经济复苏拉动。外需的拉动不仅抵消了内需不足的影响,还进一步消化了本身已岌岌可危的库存。受全球经济复苏疲弱的影响,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 下滑,仅印度、南非等少数部分国家产量增长。在全球钢铁消费需求下滑的格局下,我国钢材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低价竞争优势,但这也引发了国际市场频繁的“双反”调查。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下图给出的是2006年至今螺纹钢库存量的变化情况。2008-2012年螺纹钢的社会库存经历了节节攀升的上涨周期,而从2012年开始,社会库存量触顶后开始一路下滑,库存量一度跌至09年的水平。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2.需求端超预期增长

要想推升资产价格,仅供给端的疲软孤掌难鸣,需求端的超预期增长进一步激化了供需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本轮螺纹钢上涨行情的基本面支撑。

由于市场错误地把产能过剩等同于产量过剩,同时忽视了螺纹钢库存量过低的风险,因此从2015年12月初市场普遍不看好螺纹钢未来价格走势,纷纷在现货市场做空。很多钢贸商提前签了销售订单却不急于从钢厂买货,很多钢厂签了大量出口订单却不及时采购铁矿石等原材料,都期望从未来自己上游环节的价格下跌中获益。然而,政府稳增长的逆周期刺激直接导致了2015年四季度基建的爆发和房地产的回暖。由于“房地产销售-库存去化-开发-投资”链条通畅,房地产的回暖,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暴涨直接带动了房产销售的好转,进而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提升和新开工面积的增长;基建方面去年政府8000亿专项建设基金的投放使得之前累积的一些项目在四季度集中开工,2016年又继续发力,预计发行1.6万亿专项金融债托底稳增长。基建加房地产双重带动的强劲需求直接导致了现货市场的空头踩踏。当时期货市场是深度贴水,仓单稀缺,1月份合约的逼仓引发了螺纹钢的第一波行情。之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恐慌情绪相互传染,共同催生了这波上涨行情。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3.全球化的货币宽松

供需矛盾是基本面的推动因素,但是螺纹钢价格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上涨,离不开货币宽松的影响。虽然美国从去年12月份开启了加息周期,但是本轮加息节奏相对缓慢,全球仍处于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中,这构成了大宗商品见底反弹的一个条件。另外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我国宽松的货币环境。在政府稳增长的背景下,国内的M2出现大幅增长,但基础货币因受到外汇占款下滑的影响而下降,这就意味着货币乘数提升了,经济活力也上升了,使得信贷水平大幅好转。

螺纹钢“尾盘拉升”,黑色系迎来拐点?

三.螺纹钢何去何从?

尽管周期性因素的确是推动螺纹钢走强的一个关键,但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之下,这种周期性是短周期波动还是长周期调整仍然值得探讨。如果错把短周期反弹当做长周期拐点,或因长周期趋势的不确定性而忽视短周期复苏,就很容易引发政策失衡或市场过度反应,进而放大市场波动,引发一系列问题。

1.近期宏观悲观预期重燃

近期宏观悲观预期重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担心房地产投资下滑。1—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10%,但存在土地购置费后延的虚胖因素,扣除土地购置费的实际投资增速已经是负增长。影响房地产投资的最关键因素是资金来源,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增速持续下降至2.1%。

不过房地产用钢需求存在支撑,一方面是过去几年库存去化之后,目前的房地产库存已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将使得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有限;另一方面,房地产的用钢需求不能只看投资和新开工,存量施工需求也很重要,过去一年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很快,施工面积则严重滞后,在前两年销售面积增速较快的情况下,预计施工面积将保持一定增速,存量需求将使得房地产用钢需求仍然存在支撑。

基建投资如市场普遍预期下滑,受到资金约束,预计基建投资全年增速仍然会下滑。但根据最新政策,基建领域用钢需求将出现节奏上的变化。5月2日国务院发布《采取措施将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的文件,5月3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 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尽管最新的政策没有提出扩大财政赤字等,但要求加快支出和缩短审批时间的政策,将使得财政支出提前,同时提高存量资金效率,因此钢材的实际需求会提前。

近期的经济数据使得宏观悲观预期重燃,我们认为后期需要关注现实和政策预期的博弈,扩大内需的预期能否成为现实将成为影响钢材价格中期走势的关键因素。

2.6月价格面临季节性压力

因梅雨季节,螺纹钢消费季节性非常明显,历年5月下旬至6月表观消费存在季节性下降趋势,这将使得现货端面临压力。从供给来看,粗钢产量仍然处于上升过程,4月日均粗钢产量达到256万吨的历史高位,后期仍可能继续上升,一方面环保限产高峰已过,随着4月以来钢材利润大幅提高,高炉产能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利润上升也刺激电炉产能利用率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了春节前的高点。在此背景下,6月钢材价格面临短期季节性压力。

3.静等库存进一步消化

6月仍需等待库存进一步消化。如果以每周降幅保持历史最高水平的乐观预估,到6月末螺纹钢库存将下降至420万吨左右,为最近几年最低水平;如果以每周降幅为过去几年均值水平的相对中性预估,到6月末螺纹钢库存将下降至520万吨左右,为最近几年中等水平。而不管哪种情况,6月下旬之后,库存压力将基本消化。

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今年宏观经济存在韧性,这需要等待未来几个月宏观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如果这一预期成为现实,在基差较大的背景下,螺纹钢后期可能再度触发期货向现货修复。

四.总结

综上,在未来可预期的长期的“L”型经济走势中,稳增长政策仍将着重从基建和房地产方面发力,由基建和房地产带动的对钢材需求的提振后续仍有可能大幅超过市场预期,实体经济的表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随着产品价格持续反弹和库存去化,中上游企业在利润预期改变带动下,主动补库存的意愿逐渐增强。实体企业在产能扩张和需求推动下对长期限融资需求上升,此时货币政策的重心从过去企业债务的存量保护转为企业债务再扩张的增量风险控制,或会通过减少对资金面的控制来抑制信用派生,将企业原本高企的杠杆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未来市场利率波动性的增加或将成为常态,投资者需要警惕利率波动风险,等待更好的投资时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