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鋪開 我省要求年底前基本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到2020年,全省95%以上的村莊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5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汙水進行處理;30%以上的村莊達到省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聚焦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根據《實施方案》,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年度有序推進,實現“一年提標擴面、兩年初見成效、三年全面提升”。總體匡算投資1500億元,通過爭取國家支持補一塊、省市縣財政拿一塊、政府債券籌一塊、社會資本融一塊、集體經濟投一塊、群眾自籌掏一塊“六個一塊”的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其中,省級整合各類資金安排不少於300億元,省裡指導市縣籌資不少於800億元。

在推進農村垃圾綜合治理方面,不斷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模式,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收集、轉化、應用三級網絡建設,到2020年,力爭實現農膜基本回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1%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禁止城市向農村堆棄垃圾,防止城市垃圾“上山下鄉”。

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2018年,全部鄉鎮基本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019年,全部涉農街道基本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2020年,全部鄉鎮(涉農街道)內300戶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農村公共廁所無害化建設改造。鼓勵建設農村公共廁所,到2020年,實現300戶以上的自然村至少建設一座符合《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三類標準以上的公共廁所。

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面,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城市、鎮區和園區周邊的村莊接入城鎮汙水管網。制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工業廢水亂排,重點保護河湖、山體和天然林,原則上不進行大挖大填。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任務。到2020年,農村新型社區基本實現汙水收集處理。

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到2020年,全省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30%,各市的國家級衛生縣城、衛生鄉鎮比例均達到8%以上,省級衛生村比例達到30%以上,培育2000個特色風貌示範村。同時,加強村莊規劃管理。2018年,全省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實現全覆蓋,200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編制完成村莊規劃;到2020年,全省村莊規劃覆蓋率達到100%。

《實施方案》明確,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經營所得,可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各市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抓緊編制或修訂本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7月底前完成實施方案編制或修訂工作。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將建立省、市、縣三級督導機制,逐級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臺賬,每季度彙總工作進展情況。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各市所轄縣(市、區)每年至少督導一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結果作為相關市、縣(市、區)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參考。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評估督查結果與政策資金支持直接掛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