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手”大家都知道是上廁所,但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呢?

“解手”大家都知道是上廁所,但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呢?

很多人都知道“解手”就是上廁所,但很多人對“解手”這個詞的來源知之甚少了。

上廁所就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這個得望600年前導,六百年前元末明處,到處都在打仗,就沒消停過。朱元璋跟元朝打,後來又跟陳友諒打,打的民不聊生,兵荒馬亂,不少死人。好不容易大明江山穩固了,結果朱元璋的繼任者,是他的孫子朱允炆,結果惹惱了朱元璋的一個兒子,燕王朱棣。朱棣不幹,所以朱棣跟朱允炆兩個又打起來了,兩個人爭天下,結果又打了十多年的丈。結果打的,安徽河南,河北,山東這些地方死人死了不少,弄得這幾個省地廣人稀,土地荒廢。

“解手”大家都知道是上廁所,但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呢?

朱棣成為明成祖後,這時候覺得這樣不行,太影響大明國力,所以就想辦法增加這些地方的人口,但是靠生育增加人口,太慢了。所以朱棣就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從附近人口多的省份,遷移人口過來,當時北方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山西,因為山西比較封閉,戰亂對這裡影響不大。以山西洪洞縣為起點,最有名的是山西洪洞縣的一個廟,廟門口有棵大槐樹,在這樹底下據說就是移民指揮部。最早移民是會獲得豐厚的獎賞,比如幾畝良田,一頭牛,但到後來就變成強制移民了。由於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很重,不願意離開家鄉,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反抗,有的在路上也會偷偷逃跑。

“解手”大家都知道是上廁所,但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呢?

所以後來用強制措施,用官兵押送,為了防止這些人逃跑,就把這些人手背後面,栓成一串,方便押送。但是這樣也有問題,因為長途跋涉的,這樣走,走不快,而且人有三急,你不能不讓人上廁所吧。所以一到上廁所,你得自己申請,所以被栓住的人想上廁所,只能向官兵報告,比如‘報告長官,把我手解開,我要上廁所’。後來因為路遠,人多,為了方便,很多人先上廁所時候,就直接喊“長官,我要解手”,這樣,押送的人也就知道他要上廁所。所以,從這以後,解手才變成上廁所的一個專有名詞。由於這些人沿路長途,都把手背在後面,所以這也成為山東,河南,河北,安徽這些地方人的一些行為習慣,揹著手走路。

“解手”大家都知道是上廁所,但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呢?

所以說,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很多東西的存在並不是憑空的,它們背後都隱藏著很有意思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