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白酒涨价!星火燎原后,要看细水长流

稍微有些资历的酒业人士,肯定会记得——

三十年前,国家首次放开了十三种名酒的价格,名优酒首次开始挥舞着双臂冲向拥趸们集结的人浪;2003年,白酒行业涨价因子鬼魅闪现,那至今无法盖棺定论的十年酒业市场发展,往白酒行业尤其是名优酒的兜里塞进了冲上云霄的机票;2017年,在沉寂四年之后,飞天茅台平地惊雷,一路高歌率领白酒行业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理性看待白酒涨价!星火燎原后,要看细水长流

近日,随着洋河、剑南春、古井贡、西凤、口子窖、仰韶等名优酒释放出涨价信息,新一轮涨价潮形成,似乎黄金十年行业最滚烫的记忆,又将搁进每一位做酒人的脑海里。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尽管名优酒涨价的天平已经歪起了脑袋,但目前还远不是酒业将士们庆祝的时刻。

2003年,白酒行业进入历史高光时刻,随后的近十年间,政商务消费市场直接主导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十年里,白酒行业销售收入从500亿跨越到近5000亿,茅台股份公司营业收入由18亿幻变到264亿。十年光阴,也成就了一批像洋河、古井、口子窖这样的优秀企业。

理性看待白酒涨价!星火燎原后,要看细水长流

复盘白酒行业黄金十年,除了外部宏观经济发展拉动的因素,给行业高速发展注入助推剂的便是白酒品牌势能以及渠道张力的大幅提升,在此期间,涨价、扩产也成为了规模以上企业的标配。

在政商消费主导的时代,白酒品牌直接作用于政商消费者意见领袖。而渠道方面从粗放到精细、从多层级到扁平化,实践中探索诞生了许多新的实操模式,如以老白汾模式为代表的消费者盘中盘、以口子窖模式为代表的终端盘中盘、以及以金六福模式为代表的流通盘中盘等。更值得关注的是,黄金十年渠道模式的创新和改进,逐渐演变成了白酒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而在此期间形成的“渠道为王”的理念,也一直影响至今。

眼看高楼起,眼看宴宾客,眼看楼塌了。在当时的十年,一切都在昭示酒业将无限强势崛起,却没人会想到,在调整期面前,这成为了远在云端的梦想。

2012年下半年,白酒行业昔日的光彩荡然无存,一些名优酒高企的库存,甚至更像是头顶着灭霸无限手套的阴影,等待着那个“毁灭”的响指的打响。

在宏观政策以及塑化剂风波的双重催化下,仅仅一年的时间,此前生猛迅捷的经销商大军似乎已经退化成了无心恋战的游兵散勇,白酒行业津津乐道的“群狼战术”也在僵化的战斗环境前垂下了高昂的头颅。

随后,控量挺价,作为行业调整期的规定动作,被搬上历史舞台。

行业调整期间,以名优酒为主体的白酒企业在产品与渠道上都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定制酒与生肖酒、产品线的完善,再比如深度分销、互联网盘中盘和社群盘中盘等。直到茅台集团前任董事长袁仁国宣布“茅台酒公务消费由30%降到1%”,白酒由政务消费到商务消费与个人消费的转型雏形初步形成。

四年多的时间,名优酒企的战斗技巧,可以汇编出一部白酒行业的“孙子兵法”。而当三四线酒企蹉跎于产能消耗步步趔趄时,茅台带领着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等名优酒们成群结队地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白酒市场装进胸膛。

理性看待白酒涨价!星火燎原后,要看细水长流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现象现在有一个有意思的名字:竞合。

随着新一轮涨价潮的形成,白酒行业有了新一轮黄金期的憧憬,而提价之于品牌的提升以及价值的回归,漫游太空的宇航员都能看见这其中的关键性。

如今,整个社会最大的短板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白酒行业也不例外。而那个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名叫“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从诞生到被企业吸收,还需要很长的新陈代谢环节。

与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高质量增长相比,挺价又只能当作其中的一环。然而,这一波挺价后,留给白酒厂家和经销商的问题又大不相同。

产品方面不用赘述,高品质产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品牌方面,品牌势能暗示了一定水准的质量背书,良好的消费体验和与身份、品味相关的心理感受。新一轮涨价的背后,厂家如何进一步讲好品牌故事、释放品牌动作,经销商如何有效地保护好品牌价值,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溢价空间。

在渠道方面,随着消费结构化升级以及现代人群购买力的增强,各大品牌的产品高度同质化,企业如何进一步扩充、优化渠道资源,名优酒如何突破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如何在国际化市场上取得重大突破,都将成为破局的关键招数。

理性看待白酒涨价!星火燎原后,要看细水长流

在此轮涨价潮中,由于中、低端白酒品牌张力较小、竞争热度较高,而且受众对于价格相对敏感,造成中、低端白酒板块提价与主流高端提价不可同步而语。

而高端白酒以及次高端白酒的挺价,仿佛让行业看到了紫霞仙子那对拂过春草夏日秋风冬雪的双眸,没有金甲圣衣与七彩祥云,但绝对能冲淡名优酒对于高质量发展诉求的相思之苦。

眼下,纵享复苏风光的名优酒已经重温旧梦,好歹有一张消费转型的底牌在手,给了随时都能重振旗鼓的底气嘛。此刻,我们也可以潇洒地与上一年已经回升的价格体系挥手作别,然后挺胸抬头,朝着未来大踏步地迈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