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抗戰時期的軍隊編制是什麼?

浪人小賤

二戰時期的中國軍隊,雖然裝備非常落後,但是編制體系已經基本完成了現代化。



此時的中國軍隊,基本的戰鬥序列都已經按照軍師來進行編制,無論是國軍還是共軍。即使是八路軍和新四軍,也依然只是一個軍的編制,並沒有玩出什麼花來。


一般來說,一個軍是一個高級戰略作戰單位,而師是基礎戰略單位,這一點在國軍身上尤為明顯。他們的調動和進攻,基本上都是以師作為單位進行編成。由於人數上較少,共軍沒法像國軍那樣以師為單位作戰,但是基本上以團為單位還不成問題。

在當時,一個國軍師整編大概有九千人,其戰鬥能力大約能和日軍一個大隊打個平手。一個大隊,也就是一個營。這絕不是瞎說,縱然是著名的崑崙關之戰,日軍自己都承認是一場大敗,杜聿明的最精銳的第五軍也就只能戰勝一個旅團而已。


青言論史

正規編制是戰區-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大致是這樣。有些特殊情況,比如第18集團軍直接下屬師一級單位。另外師旅這2級作戰單位比較奇怪,曾經出現過一個師下屬2旅4團、2旅6團、3旅6團、3團制這幾種情況。

其中戰區作為最高建制,由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到1945年時國軍共劃分12個戰區,戰區司令長官通常為上將(二級、一級)。下一級是集團軍,集團軍通常由集團軍直屬部隊和3個軍組成,集團軍司令為中將或上將。軍一級為集團軍下屬單位或者由戰區直屬,通常編制軍直屬部隊和3個師,軍長為中將軍銜。師為國軍基本作戰單位,下屬師直屬部隊核2個旅或3個旅或3個團,師長為少將或中將軍銜。旅一級比較特殊,開始由師下屬,後來經常以獨立旅的形式出現由軍或者集團軍直屬,旅長為少將軍銜,少部分上校軍銜。團一級由師下屬或旅下屬,通常編制團直屬部隊和3個營,團長為上校軍銜,少部分為中校。營一級由團下屬,編制營直屬部隊和3個連,營長為少校軍銜,少部分中校軍銜。連一級由營下屬,編制3個排,連長上尉或中尉軍銜。排由連一級下屬,編制3個班,排長中尉或少尉軍銜。班為最小作戰單位,一個班由10個人組成,班長中士或下士軍銜。

最後,特別是地方部隊,實際編制與預定編制根本不一樣,有的吃空餉,有的私下擴編。就比如亮劍裡面楚雲飛358團雖然是一個團,但是擁有多達5000人,比一個旅還要多。有的大量部隊人數根本不夠,存在缺編的情況。


雛菊西瓜Peterpan

隨著抗日戰爭形勢的變化,中國抗日軍隊的編制體系大致以1938年的武漢會戰為節點,分為兩個時期。由於抗日軍隊的構成非常複雜,既有國民黨中央軍、地方實力派軍隊、雜牌軍,也有我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還有在敵後作戰的遊擊部隊(如忠義救國軍、部分東北軍和西北軍等),所以編制並沒有徹底標準化,僅能以國民黨中央軍和“中央化”的雜牌軍為基準。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複雜的軍事形勢)

第一時期,抗日軍隊的序列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轄十大戰區;戰區下轄軍團(兵團、路軍)級編制;之下分別是軍、師、旅、團等戰役或戰術單位。比較顯著的特徵第一是甲種師有旅級建制,第二是軍團級建制的稱謂比較混亂,既有新軍閥混戰時期的“路軍”,也有臨時組建的“兵團”。

比如授予紅軍的番號起初是原廣東軍閥的“第八路軍”,有薛嶽在蘭封會戰中指揮的“豫東兵團”和武漢會戰中指揮的“武漢衛戍區第一兵團”,還有在淞滬會戰中開始組建的胡宗南“第十七軍團”等戰區以下、軍級以上的正式編制;兵力也不盡相同,比如在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的第20軍團是中央軍嫡系,轄三個主力軍8萬餘人,而西北軍餘部龐炳勳的第3軍團則只有五個團1萬餘人。

(抗日戰爭初期的戰區劃分)


戰區的劃分之前有專文回答,當時日軍的主要進攻區域是華北和淞滬,因此根據兵力佈署和各地區的實際情況,蔣介石的軍委會將全國劃分為十大戰區,根據戰爭緊迫形勢的不同,華北和淞滬最先組建第一(華北大部)、第二(山西、綏遠)和第三戰區(淞滬蘇浙)的指揮機構,稍後成立第五戰區(山東、江蘇),直至十大戰區組建完成,期間略有調整。

第二時期,武漢淪陷後,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日雙方都有時間坐下來對軍隊的序列和編制進行調整,蔣介石在衡山召開“南嶽軍事會議”期間,一是軍事總結和檢討,一是整頓部隊的序列和編制,由於日軍已經攻陷相當地區,則首先對戰區進行了調整,與日軍對峙的主要戰略方向上,江南有顧祝同的第三戰區(蘇、浙、贛南),薛嶽第九戰區(湖南和贛北),張發奎的第四戰區(兩廣),宜昌失守後,又成立了陳誠的第六戰區(鄂西),同時增加了兩個游擊戰區(冀察和冀魯)。

(各戰區主官變動情況)

調整重點之一是將所有的“軍團、兵團、路軍”全部更換為“集團軍”編制,第八路軍更名為“第18集團軍”(二戰區),湯恩伯軍團更名為“第34集團軍”(五戰區),羅卓英指揮贛北的“第19集團軍”(九戰區)等等;集團軍下轄軍,軍下轄師;重點之二是取消了野戰部隊中的旅級編制,以使戰役指揮更加順暢和靈活。

以中央軍第74軍王耀武的51師為例,淞滬會戰前由乙種師(三個團)升格為甲種師,轄兩個旅(151旅和153旅)四個步兵團及師直屬隊,南嶽軍事會議後取消旅級,變成師直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野戰補充團”,所屬的步兵團數量仍然是四個,但旅級編制已不存在;作戰序列劃歸第10集團軍指揮,不久改編為“攻擊軍”後成為軍委會直屬(第1軍、第2軍、第5軍和第74軍)。另外增加了“委員長天水行營”和“委員長桂林行營”兩個戰區以上的機構,事實證明純屬多餘。

(第二時期的編制舉例)

巧合的是,日軍隨即也將主力師團的兩旅團四步兵聯隊的“四單位”編制,調整為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的“三單位”編制(雙方都在師級司令部設置了步兵指揮官一職),看來旅級建制在戰爭中確實影響到了指揮效率,中日雙方不約而同進行了編制修改。

到抗日戰爭末期,為了配合滇緬反攻和美軍在華東沿海登陸(未實施),軍委會又成立了“陸軍總司令部”,以何應欽為首任陸軍總司令,將西南地區的主力部隊跨戰區組建了四個方面軍,分別是盧漢的第一方面軍、張發奎的第二方面軍、湯恩伯的第三方面軍和王耀武的第四方面軍,方面軍下轄集團軍,不過這一編制存在時間較短,日本投降後不久就取消了。同時增加了孫連仲第十一戰區和傅作義第十二戰區。

(軍委會委員長、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和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

篇幅所限,不作細節展開,軍委會--委員長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團的指揮體系,是抗日戰爭中後期的標準序列,軍以下部隊編制則基本調整為“三三制”。


度度狼gg

全面抗戰開始前,中國武裝力量魚龍混雜,編制不統一,大概有國民黨領導的中央軍、地方軍還有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東北抗聯等等。

國共合作開始後,由國民政府軍委會統一整編國內各武裝力量。由於戰局瞬息萬變,不少武裝力量沒有完成整編就開上了戰場。

從七七事變開始直到武漢會戰結束這一階段中國軍隊很多部隊依然沿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甚至軍閥混戰時期的番號和序列。

這一階段全國按地域共劃分為第一、二、三、四、五戰區,下轄若干集團軍、兵團、軍團、路軍、新編軍、預備軍、軍,再下面就是師—旅—團—營—連—排—班。總而言之是部隊中高層一級建制稱謂相對雜亂,兵力數量也相對不統一。

1939年武漢會戰結束後,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國民政府軍委會開始根據敵我雙方戰場態勢和各部隊現狀重新整編部隊。

首先是戰區從5個增加到10個,戰區以下基本以集團軍為主要稱謂,先前的兵團、軍團、路軍全部整編為集團軍,集團軍下轄軍,軍轄師,師以下各級稱謂不變,同時在淪陷區組建遊擊軍,長江沿線還組建有若干江防軍,建制相當於軍一級。

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在各根據地廣泛設立師旅一級的軍區、團一級的軍分區,統一領導區域內的武裝力量。

戰爭末期,隨著滇緬戰場的開闢,國民政府又成立了戰區一級的中國遠征軍和集團軍一級的中國駐印軍。同時為了配合遠征軍作戰和美軍登陸中國,軍委會成立了“陸軍總司令部”,將西南地區的若干部隊整編為戰區一級的4個方面軍,按序號分為第1、2、3、4方面軍,下轄若干集團軍和軍。至1945年8月,中國軍隊編為12個戰區、4個方面軍。


世紀戰爭大揭秘

下面以1937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劃分給我軍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編制為例吧。

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來改成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由我黨領導的抗日部隊,由朱德老總任總司令、彭老總任副總司令,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副參謀長,下轄三個師:115師、129師、120師,每個師兩個旅,每個旅兩個團,人員編制定為每個師15000人。


第八路軍原本是粵軍李濟深的部隊番號,由陳濟棠任總指揮,在聯合李宗仁、白崇禧發動“兩廣事變”後,被蔣介石撤銷番號;而115師、129師、120師這三個師原本是張學良的東北軍番號,參與紅軍圍剿時被徐海東、劉志丹領導的紅25軍等打殘,被整編後番號撤銷。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下轄師番號就是這麼來的。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編制

林彪任師長(林彪誤傷後陳光代任),聶榮臻任副師長,由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十五軍團和紅軍第第七十四師合編而成115師,下轄第343旅、344旅和獨立團、騎兵營、炮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15000餘人。

其中第343旅旅長為陳光,下轄第685和第686團,第685團首任團長是黃永勝,因關係不和被調離由楊得志接任團長,第686團團長是李天佑;第344旅旅長是徐海東,政治委員黃克誠,下轄第687和688團,團長分別是張紹東和陳錦秀(後來經過擴編了)。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9師編制

劉伯承任師長,副師長徐向前,由紅四方面軍第4、第3軍,陝甘寧第29、30軍和獨立第1、2、3、4團和紅15軍團部分改編而成,下轄第385和386旅、教導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全師共13000多人。

其中第385旅旅長為王宏坤,下轄第769和770團,團長分別為陳錫聯和張才千;第386旅旅長是陳賡,下轄第771和第772團,團長分別是徐深吉和葉成煥(王近山任政訓處主任)。後來也經過擴編,而亮劍裡的李雲龍曾是129師陳賡386旅新一團團長。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0師

賀龍任師長,肖克任副師長,由紅二方面軍第27、28軍團,獨立第1、2師及赤水警衛營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58、359旅、教導團、騎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炮兵營、特務營,全師共14000餘人。

其中第358旅旅長是張宗遜,下轄第715和716團,團長分別是頓星雲和黃新延;第359旅旅長是陳伯鈞、副旅長王震,下轄第717和718團,團長分別是劉轉連和陳宗堯。後來120師經過擴編總人數達到25000餘人。


賽門軍略

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基本以下的軍事指揮體系,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區—兵團—集團軍—軍團—軍—師—旅—團—營—連—排,其中其師為基本戰役級單位,一般的軍事調動都是以師為最低級的單位。

抗戰全面爆發前,國民政府已經組建了6個戰區司令部,總計轄23個集團軍,49個軍,182個步兵師,以及46個獨立步兵旅,9個騎兵師等170餘萬人。隨著抗日戰場的爆發,大批地方軍閥也接受國民政府的改編,至1938年初擴編為84個軍,219個步兵師以及其他獨立部隊總計達200萬人。



到1939年,根據一年多同日軍作戰的經驗,國民政府深感現有軍隊指揮機構層次層疊,導致命令輾轉過長,常貽誤戰機。命令從軍委會起到基本執行單位師一級要經過戰區、兵團、集團軍、軍團、軍層層轉達,實在繁瑣。遂從1939年起,軍委會絕對廢除兵團、軍團兩級,並且充實軍一級的實力,使其作為基本的戰略單位,而不是之前的師。於是命令從軍委會發出後,通過戰區、集團軍直接下達到軍,使得軍隊的戰術指揮大有進步,提升了軍隊整體的戰鬥力。


同時不僅在大的軍事單位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組,對於師以下的戰術單位也同樣進行了改組。最大的改變就是取消了旅一級的編制,每個師直接轄三個不兵團、一個野戰補充團等其他直屬部隊。此舉使得師級指揮部對於基本部隊指揮更為直接有效。

抗戰中我國軍隊的總體宗旨就是儘可能的充實基層單位的實力,提升師、軍級的戰役地位,減少高級指揮系統的層級,使得各級指揮儘可能的直接有效!


小小狼王

抗戰初期中國軍隊進行改編重組,因為之前體系太繁雜,有中央軍,各地方軍還有共領導的武裝。整編後其國民軍事委員會下設12個戰區,戰區為司令長官部,擔任司令長官的都是國軍大員,各地軍閥統領,銜級一般為上將。

戰區下轄若干個集團軍,集團軍最高首長稱總司令為中將軍銜,如張自忠為59軍軍長後為33集團軍總司令,中將軍銜死後追晉上將銜。八路軍方面,朱德為第八路軍軍長兼十八集團軍付總司令,老蔣為其晉中將銜,其它共方幹部有左權,周恩來等六七人為少將。

國軍各部雖都統一編制,但因其派系眾多,人員,裝備,素質都參差不齊,中央軍最為齊整,軍官清一色軍校畢業,裝備精良當然是相比其它各派系軍隊而言,糧彈軍餉基本保障供應,兵員也比較充實,一個師有9千至1萬1千人左右,通常為集團軍下有兩三個軍,每軍3師9團編制齊全,還設有獨立炮兵部隊,戰車部隊及騎兵部隊。而其它各派系軍閥組成的戰區,集團軍就要差很多,裝備較差,兵員不整,一個集團軍下設兩個軍甚至一個軍若干個師,一個師多為六七千人,少的只有三千多人,能夠集中主力獨自作戰的只有桂軍,川軍及晉綏軍,其它的只配分散配屬各部,而雜牌軍也只能擔當最艱苦最危險的作戰任務,如阻擊掩護中央軍撤退,固守據點和城鎮等。

雜牌軍中裝備相對好點的是晉綏軍,他們有相對齊備點的軍工體系,裝備基本能自給自足,滇軍,他們自籌軍備,從法國比利時能購得一些裝備。桂軍,川軍就差多了,甚至許多士兵都穿著草鞋。而最可憐的是東北軍與西北軍,眾所周知的原因,他們一直不受老蔣及國民政府的待見,被折散使用,總是承擔最艱難的戰鬥任務而根本少有補充,幾被老蔣貶為自生自滅的角色。

八路軍方面,初期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115,120,129三個師編制,每師轄2旅4團,每師一萬一二千人左右,加上總部直屬部隊共計四萬五千人,這是老蔣及國民政府承認的屬國軍系列部隊,老蔣提供槍彈軍餉,軍餉原則上是士兵每月兩塊大洋,高級軍官每月五塊大洋。但這個供給隨著戰爭的深入,至39年就完全停止了,八路軍完全靠自己,自籌糧彈供給。隨著八路在敵後不斷戰鬥,擴大地盤,建立根據地隊伍也不斷壯大,建立起了多個軍區,下轄二級軍區及軍分區,每個軍區及二級軍區和軍分區都有自己的直屬部隊,他們是不為國府承認的,沒有正規編制,不象那三個正規師有什麼三八五旅,三八六旅,七七一團,七七二團什麼的,那屬於國軍正規系列,而八路自行發展的就只能叫獨立團,新編團,如新一團新二團,還有八路軍某某挺進縱隊,支隊等。一般講,八路三個編制師屬直屬總部的機動作戰部隊,其它各部都為各所屬軍區軍分區指揮調動。


wang_H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編制

一 最高統帥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最高統帥——軍委會委員長

二 委員長行營——桂林行營、天水行營等

三 戰區:第一戰區到第十二戰區,游擊戰區(蘇魯戰區、冀察戰區)

四 兵團、軍團

五 集團軍、路軍

六 軍

八 師

九 旅

十 團


伊洛河畔看春秋

從北洋到國民黨,軍隊編制一直亂,有槍就是草頭王。蔣介石嫡系中央軍,還有其他地方軍閥,西北軍東北軍晉綏軍川軍滇軍桂軍粵軍等等。編制也很混亂,有集團軍路軍方面軍,號稱集團軍的可能只有幾個團,抗戰之後又成立了戰區,統帥轄區內部隊,華北淪陷後也搞過遊擊活動,編制名目繁多。共產黨鋼開始編制一個是八路軍一個新四軍,八路軍又改成十八集團軍,下轄三個師,等於一個軍的編制。八路軍開闢根據地,自主擴編,名稱更是多不勝數,自衛隊獨立大隊獨立縱隊抗日義勇軍獨立團獨立旅獨立師。到抗戰結束,蔣介石都沒有統一過編制。46年裁軍也只搞了軍改整編師,解散了幾個青年軍。


慢慢147343

在我國抗戰的初期,軍隊的編制還沒有走上正規化,我國的革命武裝力量是編入國民革命軍的序列;到了抗戰末期,國民革命軍開始整編,編制分級為: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再後面成立了集團軍和方面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