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說自孔子以來,儒家就是用來愚民的,如何反駁?

用戶68886090

反駁其實很容易,也可以行從各個方面進行反駁,事實上儒家對中國的貢獻之大,遠超任何一個帝王和任何一個朝代,可以說我們之所以是中國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儒家文化。

儒家的溫良恭儉讓,儒家所提倡的那一套做人做事的準則都使得華人在全世界民族中都是謙卑和勤奮的,而這也是華人到海外生存的根基。

題目問的是如何反駁長輩,我想只一條,儒家對孝道極為看中,那沒麼反問長輩,是不是孝道也是錯,是不是可以不孝呢?這一點應該是比較直接的和有效的回應。


昭烈名臣

談起孔子,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從兩千年前的海昏侯齊論語書簡,到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核心價值觀,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穿越千年,精準地投射出了中華民族靈魂的輪廓。

述作於東周的《論語》有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聽到的人便覺得孔老二對人民極提防——段絕民智——儒家這麼早就開始愚民工程建設了。

漢武帝納董仲舒之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更是妥妥的愚民政策了。明清時期盛行文字獄,幾乎直接對知識分子進行迫害。

二十一世紀,有人叫囂說中國新儒家捲土重來,“法律人思維”橫空出世——企圖以少數人壟斷法律來加強管控,不可不謂“自孔子以來,儒家就是用來愚民的”!

愚民政策,指有意封閉知識(與積極普及知識悖逆),如某個政體不將信息為公眾所知。

這種組織知識在公眾流傳的政策,在人類歷史上從古至今比比皆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從我國的統治者角度而言,講究“克己復禮”的儒家思想以“仁”為理論核心,既不像墨家那樣求真務實,又不像道家那樣殘酷虛空,其積極入世的現實性和深入骨髓的階級意識對於鞏固統治極為有利,皇帝一看:選法家,亡國啦。選儒家,棒棒噠。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統治者借用儒家這個工具成功的達到了維穩的目的。但是就儒家本身並不虛偽,也無意愚民。就儒家思想的傳播及其影響看來,相較其他社會影響,愚民效果不甚明顯。

我們努力還原一下真實的儒家。道為三皇之學,儒為周朝之學,以周公為導師的孔子,在他看來 ,“ 就天賦而言 ,人類中的一些人天生就是‘不移’的‘下愚’”,“民眾愚昧”是孔學不可或缺的公理性預設 。

正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恰以“教民”為主導。為了“庶、富、教”周遊列國,廣收門徒,躬身踐行了“有教無類”——教育普及勢在必行,極大地推動了春秋戰國的學術下移,促進新鮮知識在中下層的流動。

孔子之後,儒分為八,孟子一派影響最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人性本善,要做大丈夫。秦二世而亡,漢初復興黃老之學,以恢復元氣,而後的大一統帝國需要的又是王道思想,漢儒借儒家之名,實為“百家飯”,雜糅多家思想,把一地碎鏡子拼拼湊湊成了一大塊圓鏡子。

唐儒不值一提,而後宋儒以道援儒,明清儒則只是宋儒的註腳,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探求真理,與愚民政策相左。民國時,華夏道統幾近消亡了。反智而瘋狂的文革“打倒孔家店”,更是在儒家的傷口上撒鹽。

儒家想兼濟天下,奉行天道,釐清人倫,修繕其身——儒家堅信人人都能成為並也應該成為大丈夫的。與有意封閉知識恰恰相反——要求信息公開。與反智主義背道而馳——知識改變階級命運,不可不學。

國人難以否認自己從未受過儒家思想的影響,平心而論可謂受益匪淺。至於現今人民是否被愚而且不自知,這是個國際性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且吃茶去。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儒家文化曾長期作為我國的主流文化存在,然而自近代以來“打倒孔家店”的呼聲似乎越來越強烈,有人將中國近代史上積貧積弱落後捱打的原因都歸結為所謂儒家的愚民政策。那麼事實真相究竟是否如此呢?事實上真正愚民的不是儒家,而是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

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事實上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仁義皆是亮亮對等的——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並非出自孔孟之口。

事實上儒家至少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就變味了:在此之前的儒家士子是有自己的獨立人格的,當面對暴力時也並不會輕易屈服——以秦代的焚書坑儒為例:儘管這些儒家士子非議秦朝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已被歷史證明是徹頭徹尾的錯誤,但他們為捍衛自己心中理念而殉身的氣節卻是有目共睹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儒家士子和兵家、法家、墨家一樣並不缺乏為民請命的錚錚鐵骨,孔子自己就是武將家族出身,常年佩劍,不可謂沒有血性。然而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就日漸淪為統治階級的遮羞布——被後世廣為詬病的三綱五常理念就出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董仲舒的手筆。到了宋代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更是出現了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言論。

由此可見儒家在其發展歷程中逐步退化為了統治階級的洗腦工具,孔孟之道本身有其可取之道,然而任何一種思想都不應該妄自尊大到一家獨尊的地步,否則必將走向腐化墮落。儒、道、法、墨、兵皆為華夏先民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應當取其所長,避其所短,努力將華夏文明發揚光大,而不是糾結於門戶之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遠比獨尊某家更利於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儒家如果真愚民,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那麼頻繁的農民起義了。

真正的愚民,是歐洲中世紀,上千年的黑暗時代,鮮有揭竿而起者。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論調/悖論。西歐中世紀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被洗腦的平民和奴隸絕對服從於貴族階級/王權和神權的“領導”,但“貴族精神”卻被一些中國人吹捧到了極致 ; 相反的,處在世界農業文明巔峰的,以自耕農為主,在社會基層長期實行自治的中國古代,卻被貶為愚民時代。

歷史被一些中國人自己扭曲了。

儒家思想基於農業文明而生,放在工業文明的視角審視,自有其侷限性。儒家文化的兩個核心內涵~基於人性之善(假設)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基本道德觀以及基於人性之善的“仁政”“王道”社會治理原則,即便放在今天,仍然有其合理性。

我們可以否定“愚忠”,但不能不忠於自己的國家,而孝有錯嗎?仁義禮智信有錯嗎?

仁政有錯嗎?

“愚”在哪裡?

不能否認,任何一個思想體系在其落實到具體的社會實踐過程當中,必定因為各利益集團基於各自的利益的不同解讀,會有偏差,即便當今號稱文明時代的西方思想體系也不能倖免。儒家思想有被不同時期統治者利用的成分,但罪不在儒家。

就好像自由主義思想在當今被一些人扭曲,怪罪到啟蒙思想家們的頭上,荒唐且不負責任。

在儒家思想體系,或者更嚴格的說,在以儒家為主體,釋道儒結合的思想體系基礎上建立的中國古代社會,成就了世界農業文明的巔峰。這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偉大的貢獻。這一思想體系,使得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的自耕農得以自治,得以按照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創造輝煌的農業文明。

即便放在現在,放在文明的西方世界,他們能做到這種幾乎放任的社會基層自治嗎?

他們不是愚民,當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而不能容忍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揭竿而起。

別小瞧了自己的老祖宗!


灰太狼44967765

孔子 首創私學。

教(師):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教育。 學(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實事求是。還要有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等學習態度。

孔子 編《詩》《書》定《禮》《樂》寫《春秋》贊《周易》倡習《六藝》。

值得注意的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培養動手實踐能力。這正是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所缺失的,片面追求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孔子 主張仁。殺身以成仁,仁者愛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社會和諧。

並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有恥且有格。”實行仁政。

孔子 主張禮。

非禮物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推崇禮樂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確實是維護等級,但同時也起到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

孟子 推崇的仁、義、禮、智。(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可謂十分關鍵重要。

孟子 主張仁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貴君輕。是十分反對愚忠的,愛君是有條件的,愛國愛民是在忠君之上的!

吾以此觀之,幾千年前的孔孟並無大錯,錯是後人的錯。先秦的儒學跟後世新儒學區別太大了,絕不能混為一談!

儒學具有開放性,包容性。例如“三教合一……”是隨著時代發展而吸收其他學派思想,不斷創新發展的。至於程朱理學之僵化,很大程度上是統治者有意愚民,加上學者的誤導……後來這些,真不能賴孔孟先聖!

孔孟之道並非是愚民的,只是後世後人將儒學曲解誤解誤用誤國而已

……

那些罵孔孟的人!

請問: 孔孟教你尊老愛幼,文明禮讓,仁義禮智信……你學了嗎?你是學哪些去了???

附: 為什麼說儒家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非常關鍵呢?

例: 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儒家還有非常積極的一面的。


用戶72902311223

儒家是用來愚民的:因為知識越多越反動,它偏偏教人學而時習之,而且有教無類,想害死所有人。國家是君主的,它偏偏教人執干戈以衛社稷,讓人去送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它偏偏教人四海之內皆兄弟,還講什麼“致良心”。西方有言“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滔”,它偏教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明明君主高高在上,它偏要忽悠“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而且敢歌頌周人殺商紂王。現在國際大都市深圳都有公務員進化到不贍養老人了,它偏偏教人行孝。人民公僕都未必為人民,它竟然提什麼“王道”、“仁政”。人家上帝、真主鼓動信徒殺戳異教徒,它偏教人悅近徠遠、天下大同。現在中國人都知道要聽襠的話,聽領導的話,不能得罪有錢人,只要有錢賺奶粉都能下毒,它竟然教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還胡說見利思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家就想要考個好分數,它竟然教人禮、樂、射、御、書、數。人家追求山珍海味,它竟然鼓吹安貧樂道。人家有上帝有真主,所以獲得很多諾貝爾獎,它竟然說“不知生焉知死”、“不能事人焉能事鬼”,害得中國人諾貝爾獎拿這麼少。……唉,不知哪個長輩如此英明,看穿儒家的真相,怪不得有篇文章說《孔子哭了》。


佛潮


水推船移

首先,沒必要反駁。為什麼呢?和長輩溝通交流,要有基本的尊重。爭個口頭上的贏沒什麼意義。話鋒太過容易傷長者之心。可以求同存異,化對立為認同。簡單回答長輩,“您說得有一定道理,儒家提倡有些觀點還是可取的,比如要孝順父母長輩。做人要有信用。”相信和你對話的長輩也會認同。一方面理不辯不明。另一方面不是特別重要的事要避免和別人抬槓。

其次,儒家是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的一種。那可不是什麼太平盛世,沉重的現實,血淋淋的現象,啟迪者那個時代的思想家解析原因,探索解決方案。至少也是一種嘗試和努力。他們的學說大致可以分為幾部分,第一部分是原因解析,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原因。第二部分就是解決方案,各家視角不同,基礎假設不同(性善,性惡不同假設會推導出不同方案,),所以各有特色。第三部分目標描述,也稱為願景描述,古語中所說的大同世界。當然以上幾類只是個人劃分,原文不是這個次序。

基本上百家思想在當時都實踐過的,實驗結果大家都知道,秦國以法家治國一統亂世,但二世而亡。漢初以道家黃老治國,後來轉型用儒家思想。今天已經無法想象,如果是用墨家的思想會發育出怎樣的文明。

儒家思想的體系,我個人認為還是傾向從新定義個體,以及個體之間的關係入手從而達到整體有序,而使每一個體以及整體受益。此處的受益是指和諧性,平衡性,穩定性。

定義個體方面包括:1.基礎價值觀(禮義廉恥),道德標準(忠孝仁義,溫良恭儉讓),行為標準(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如何達成儒家所定義的新個體方法。比如慎獨,反省,學以致知,勤學好問等等。

定義個體和個體關係:簡而言之,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正婦順 禮師信友。這種互相之間的關係可以簡單概括為愛,彼此關愛,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幫助。

怎麼讓世界變得如此美好呢呢?從自己做起,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不斷的學習,追求真理,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或許是因為人類認識的侷限性和片面性,現有的個人已知的系統性理論都不可避免有矛盾性(內在矛盾性或外在矛盾性),比如儒家價值追求,忠孝難兩全。沒有平衡性解決方式,只能取捨。真善美三者其實也有內在矛盾性,在部分條件下完全不兼容。

非常遺憾,儒家思想比較匹配農業文明,有很強的同化力,但整體風格偏內斂,不是對外探索性,擴張性,掠奪性。而且因為定義了個體,以及個體之間的關係,一定程度上壓抑甚至抹殺了個性,沒有發育出優勢科技。當西方文明已經出蒸汽機,中國的哲學家還在思考“理在氣先”。這就很悲催了。

任何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統治理念,個人認為是個自強化過程,當統治階級第一次用過儒家思想後,有一定的大眾認可,會迫使後來的統治階級使用,使用成本低,效果好,大家認同。一種思想傳播範圍廣就會不斷自我強化,影響力變大。至於是否用來愚民不重要,自己不當愚民即可。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兼聽,但不偏信,有些事不是非此即彼,越是想深刻界定某個事物,就越會發現這個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繫越緊密。

雖然如此,對於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偉大先賢,是值得尊重的,無論他們的方案是否過時,至少他們曾經為此付出過。我們的生活中,現實中也有種種亂象,當父母遇到自己的孩子老頂撞自己,當遭遇婚姻的背叛,當你遭到欺騙……可曾想過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可有整體性,系統性,或者是補丁性質的解決方案?


思慕青山

我想先說說孔子,再將華夏祖先的來龍去脈說一說,以便將來子孫後代會將這些歷史事實澄清。

西周滅亡,東周式微,就是社稷難保,歷史上出現了百家爭鳴。儒、道、墨、法、陰陽五學等百家著書立說,各成一派,歷史上稱為“庶民亂議”,儒家也是其中之一。孔子最主要的主張就是恢復周禮,春秋時孔子周遊列國,可惜處處碰壁,以後孔子能夠成為“萬世師表”,自己也是想不到的。

春秋戰國以後,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楚漢相爭,劉邦建立了漢朝。從漢高祖劉邦、惠帝、文帝、景帝都採用了“黃老之學”,到了漢武帝時,有一個大儒董仲舒將道家、法家、陰陽五學融入到儒學中去,“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等等摻和進去。

漢代的丞相衛綰、田鼢、竇嬰先後都去聽董仲舒上課,其中包括後來的太史令司馬遷。聽了董仲舒的儒學,丞相們紛紛向漢武帝推薦董仲舒。董仲舒在漢武帝面前特別主張神化君權,提出了“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漢武帝接受了儒學,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術”就是騙術,實際就是民可使之,不可知之。

太史公司馬遷因腐刑而著“史記”,史記有12本紀、10表、8書、30世象、70列傳,共五十八萬字,真是曠世大作,以後的史書不免受其影響。但是,司馬遷與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國走的很近,將三皇五帝儒家神話也一起寫了進去,可能當時為了漢朝的大一統,將七國的臣民凝聚在大漢之下。但是,二千年來盡然這些炎黃子孫的神話變成了中國的歷史。

最早的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應該是周文王的祖父姓姬,名亶,也被稱為古公亶父。古公亶父當時住在豳地,就是現在的陝西旬邑,因不堪戎狄的侵擾,帶領全族從豳地遷徙到今天的陝西的岐山,就是現在的周原。那裡是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古公亶父帶領全族營房造地,成為了最早的農耕民族。“詩經”中也讚揚古公亶父“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當時解釋“水滸”的意思就是安身之地。周武王奪取了天下,追封古公亶父為“周太王”。

周武王滅商,聯合了庸、羌、髳盧、彭、濮、等部落,沒有看到有炎黃子孫的部落出現;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西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被殺於驪山,褒美人被犬戎虜去,西周滅亡。也沒有見到中原最強大的部落炎黃子孫出現。

“詩經”中提到大禹,就是大禹治水;孔子在春秋的論語中出現了堯舜,以後有堯舜禹禪讓;戰國早期有五帝之說,鄒衍是戰國晚期人(公元前324-250年)他將黃帝列為華夏共祖;漢代時開始流行伏羲和神農;開天劈地的盤古,在魏晉時期開始出現。為何越早的人,反而越後出現呢?歷史學家顧頡剛說過:同是一臺戲,越是後來越添枝加葉,一層一層累加進去。中國的神話,這也是層累地建造的中國古史,一代代的往上穿鑿附會,最後成為中國的炎黃子孫了。

東周的百家爭鳴採用的“致用態度”,儒家為了給自家的觀點製造充足的證據,不得不引出“古人如何如何”,這時候的“古人”帶有自家學說的色彩,儒家為了宣傳仁政,給君王立下榜樣,依託古王壓今王,將古王的道德功業提高到頂端,偽史開始出現了。

太史公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梳理了上古帝王們的血緣關係,讓各民族各地區自己認同始祖都同出一源,這一源頭就是“炎黃”。可惜的是,在排列中,將堯舜與禹相隔了四代,由於沒有人懷疑炎黃血脈,也沒有人去查閱他的出錯點。

總的來說,隨著人類的進步,那些神秘兮兮的神話,終將被帶進歷史舞臺,歷史終將還原歷史本來的面目,一切炎黃子孫的神話終將成為笑話!


張律明


第一,儒家說的那一套,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維護統治,也有利於人類社會繁衍。


第二,儒家難道就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進而愚弄人民嗎?我看未必。儒家讀書人,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為了維護天下大道運轉,為了配合帝王管理國家,提出了一套理論。這個且被稱為儒家理論,這個角度來看,儒家思想理論,是讀書人在取得功名後,為了建功立業,採取的措施。


第三,諸位不要被儒家理論迷惑了,這個說一套理論。你們就認為那是儒家。實際這個認知是表面,或者直接說是錯誤的,儒家傳承上下五千年,公開承認的有三個聖人,孔孟之後,到了明代,出了個聖人王陽明。王陽明厲害啊,奇才,思維怪異,不同於常人,是真正有大智慧的聖人。我們要思考一些,為何王陽明是被稱為聖人?有什麼標準嗎?這個問題搞清楚,我們就有可能理解儒家精髓,明白何為傳承?孔子讀周易,找到那個一,然後明白了一切,從而一通百通。

第四,儒家理論,觀點,書籍,千千萬,真理只是一,文字背後的智慧,這才是王陽明得到的,也是孔子,孟子得到的。得到這個一後,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然後提出,要愚民,要聽話,要生兒子,要三從四德。這都是術的層面,和儒家智慧本來,沒有關係。王陽明開悟後,照樣指揮軍隊去殺敵。這個殺敵策略,排兵佈陣,計謀,糧草供應,獎懲措施,都是屬於術的層面,絕不是王陽明心性本來那個智慧。有緣的人,一看便知我說的啥。千萬別把八萬四千之萬象,看成是智慧本來。文字理論,不是儒家。一個開悟的孔子,可以要求君王如何如何,也可以要求不如何。這是開悟後之用。不是那個本來之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