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半旧”二字里透出的除了奢华还有什么

《红楼梦》:“半旧”二字里透出的除了奢华还有什么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去拜访二舅舅二舅母之际,作者借着黛玉的眼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王夫人房间里的日常摆设图,其中一连用了三个“半旧”,有的人觉得好奇怪,这一开始,贾府就是没有钱了,就只能用旧的物件了吗?

让我们且来看看原文是怎样描写的: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并且作者在这里用了“亦”和“也”,似乎黛玉所处之地,处处都是半旧的物件。王夫人为什么要用半旧的东西?而且不是一件两件,几乎所有的陈设都是。

《红楼梦》:“半旧”二字里透出的除了奢华还有什么

没钱的人家,东西都不经用,要不就是新的,要不就直接用成了破烂。做了新衣服新被面,一茬等不到一茬,急急忙忙地换上,将那已经用得不堪的换掉。平时没有可替换的,紧着它用,坏起来也快。可能还没有等到新的买回来或者做好,旧的已然破烂不堪,见不得人。我小时候常说的“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到了老三身上,那衣服差不多就成了老和尚的百纳衣,到处补丁摞补丁,想要找一块好一点的地方都找不出来。

有钱人家自然不一样。好的东西都耐用,经用,怎么用也用不坏。却又不常用,什么东西也不会紧着它用,用的是一套,备着的可能有若干套,根据需要或者不同的季节来换上。看起来貌似半旧,用起来却永远也用不坏。所谓的半旧,可能也就是洗过以后褪去了先前的颜色,失了新件的光彩而已,而那些藏在底子里的纹理,却没有一样不精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夫人老了,渐渐老去的人,不再像小孩子一样对新的衣物感兴趣,王夫人本人也就像半旧的装饰,失去了往日的朝气(假如她曾经有过朝气的话)。

《红楼梦》:“半旧”二字里透出的除了奢华还有什么

有人认为贾家这时候已经置不起新东西了,还远远没有到那个时候。当后面贾母和刘姥姥津津乐道地说着茄觠的时候,当小莲叶羹还如期出场的时候,这个添置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通过这样的陈设,王夫人是不是也想表现自己的贤良淑德?用半旧的东西,不事张扬,勤俭节约。然而,那物虽已半旧,本质里的奢华却一点都没有褪去。正像王夫人平时为人的表里不一。

如果说王夫人上了年纪用这些半旧的物件倒也罢了,可是,在《红楼梦》里还有一个人跟她一样用半旧的物件,那就是薛宝钗。第八回,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看看落在宝玉眼里的宝钗的样子: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髟赞}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最后一句话特别点题,看去不觉奢华。只是“看去”。可是,我们后面看到,宝玉要看宝钗的金锁的时候,她是从里面的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的。

《红楼梦》:“半旧”二字里透出的除了奢华还有什么

我曾在多篇文章里分析过王夫人的表里不一,其实宝钗也一样,从这衣服就可以看出来。外面都是半旧的,里面却是大红的。古时候染色都是天然植物的汁染色,不像现在化学染色,不论是棉布也好丝绸也罢,一件衣物洗过几回之后就会掉色,而且越是鲜艳的衣报越容易掉色,里面大红的肯定是新的。没怎么洗过的,外面现是半旧的罩着,有意思!

所以,这作者一再强调的“半旧”二字,除了透露出大家族的奢华之外,还有那不轻易被人发现的表里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