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潛綜合體有電磁炮又有激光武器,院士眼中未來的全能戰鬥艦只

對於戰艦的發展思路,前蘇聯人搞出了排水量2萬5千噸的戰列巡洋艦,裝上將近500枚各類大小導彈,具備超飽和打擊能力。

美國人則整出了排水量1萬5千噸隱身能力非常出色的科幻戰艦,裝上155毫米大口徑艦炮,要跑到近岸實施對地艦炮攻擊。

艦潛綜合體有電磁炮又有激光武器,院士眼中未來的全能戰鬥艦只

(蘇聯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

國內,中科院院士馬偉民少將眼裡的未來戰艦,則是潛艦結合的綜合體,既是水面主戰艦艇,又是水下具備強大攻擊能力的潛艇,同時裝備電磁炮和激光武器等新裝備,防空反潛對海對地作戰面面俱到,火力覆蓋範圍在1000公里,這型全能戰鬥艦艇,將可替代航母的許多功能。

電磁炮,炮彈是利用電磁技術發射,是一種先進動能殺傷性武器,與傳統化學能炮彈有很大區別,其射速達到一般炮彈至少3倍以上,射出的彈丸幾乎沒法攔截,射程將遠超化學能發射的彈丸。

艦潛綜合體有電磁炮又有激光武器,院士眼中未來的全能戰鬥艦只

(美國DDG1000科幻戰艦)

激光武器,利用定向發射的激光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儘管目前技術難度極大,但據悉國內正在加速度推進,離正式裝備已越來越近了,與節前上936登陸艦試驗的電磁炮一樣,都是值得軍迷們期待的。

馬院士和其團隊,無論是全電推進技術,還是電磁彈射技術,包括現在的電磁炮儲能技術,對於國內海軍來說都意義重大,讓海軍許多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至少讓軍迷們有了全能戰鬥艦只的概念。

艦潛綜合體有電磁炮又有激光武器,院士眼中未來的全能戰鬥艦只

(防空、反導、反艦、反潛、陸攻等艦潛綜合體的全能戰鬥艦只想象圖)

儘管現在建造此類戰鬥艦只的技術尚不夠成熟,但是以當代科技發展的速度,也許10年,或許20年,就有可能製造出來,說不定30年後,航空母艦都會被淘汰了,將讓位於這型全新的戰鬥艦只,屆時海戰面貌將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24日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