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都說“茶無定味,適者為珍”,那有些只賣19.9元一斤的大紅袍,甚至是9.9元一斤的鐵觀音到底能不能喝?這種茶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號稱3億人都在用的APP上銷售的低價鐵觀音

這個問題,或許也困擾著很多的茶友,很好奇這麼低價的鐵觀音、大紅袍等茶葉,為什麼不僅很多人賣,而且似乎還很多人喝,這種茶葉真的可以喝嗎?接下來就為大家"揭秘"這類茶葉是怎麼做出來的!

用淘汰的茶葉邊角料來作為原料

以鐵觀音為例,正常情況下采摘鐵觀音茶葉要選擇合適的天氣,選擇合適的茶葉開面,再經過涼青、做青、殺青、揉捻、烘乾等多個工序才能製作完成。而且採摘週期較短,如果沒有在合適的時機採完,茶葉就會長“老”,茶葉質量就會變差。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正常採摘鐵的觀音茶葉

但是在採摘時總有那麼一些“漏網茶葉”會留在茶樹上,這類邊角料茶葉雖然長得也好看,但是已經不適合做茶了,大部分的處理方式都是直接修剪不要,但依然有部分茶葉成為了低價茶的原料來源!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茶樹修剪

更有甚者將茶末收集起來,進行再加工處理,就變成了所謂的“鐵觀音茶包”。這些茶末都是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搖青或者是殺青時產生的“茶葉垃圾”,然而搖身一變就成了所謂的“茶包”!

在製茶過程中減少製作工序

以武夷巖茶大紅袍為例,正常的大紅袍製作工藝是極為複雜的,光是焙火就要反覆進行兩三次。工序多了,時間多了,成本自然不會低。但是為什麼還會有19.9元一斤的大紅袍呢?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超低價大紅袍茶葉

除了前面說到用不適合做茶的茶青來加工之外,還有就是在製茶過程中“偷工減料”。有可能是在搖青過程中減少發酵時間,也有可能是在焙火時減少焙火次數,只焙一道火就完成。這樣成本就降低了,價格自然可以壓低。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巖茶焙火需要經過3至4道

有些人甚至將幾十塊錢的大紅袍喊出了“手工茶”的口號,這更是一場明顯的騙局。手工做茶只適合那些山場好,產量少的好茶,從採摘到製作,全部人工完成,這樣的手工茶可能賣19.9元?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手工製茶成本昂貴

即便不是純手工,在如今人工成本越來越貴的前提下,這麼低價的茶葉真的能夠支撐起“手工茶”的製茶成本嗎?

為什麼低價茶那麼有市場?

文章開篇就有提到“茶無定味,適者為珍”,只要喝茶之人覺得這個茶是適合自己的,那麼這就是一款“好茶”!而且,只要是茶葉,就會有茶味,不管是用“老茶青”、“邊角料”來做茶,亦或是用“茶碎”做成的茶包,都會有一股芬芳的茶香,這對於那些僅僅是喝茶的人來說,已經就足夠。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正因如此,這些低價茶才會那麼受歡迎,因為迎合了市場,迎合了消費習慣。

但是對於那些“懂喝茶”的人來說,這些茶甚至會被當成是“垃圾”,口感苦澀、香味不足、湯水清淡,完全不能夠滿足口舌之歡。這類喝茶的人,也註定不會去消費低價茶。

那些9.9元/斤的鐵觀音,19.9元/斤的大紅袍,到底能不能喝?

但是能說低價茶就一定不好,高價茶質量就一定優質嗎?這個肯定不是絕對的,之前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天價“武夷山牛肉”,其實也就是幾百塊的茶葉而已,所以價格能夠反映茶葉的好壞,但絕對不是唯一標準。

茶,是喝下自己肚子的飲料,每個人對於茶葉的追求都不一樣,只要喝茶的人覺得這款茶適合自己,那麼就可以稱為好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