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愛孩子,就不要做孩子前行路上的“割草機”

夏天到了,學生校服當然也要“鳥槍換炮”換夏裝了。

一個朋友打電話說,他兒子的校服有點大,讓我和學校說說,能否調換一身小一號的。

我說:“孩子當時沒有試穿嗎?不合適當時就可以換得呀!”

朋友說:“試了,可你知道,咱孩子性格內向,沒敢說……“

現在,校服企業服務都很好、很到位。發校服時,廠家來了很多服務人員,也帶來了很多件不同型號的備用校服。現場都要求學生試穿一下,不合造的可以當場調換。

朋友的兒子,八年級學生了,試了衣服不合適,竟然不敢提出來,要等回家了給家長說,讓家長再找“託人”調換,我覺得這不僅是孩子性格內向的問題,更是朋友凡事都包辦的結果。

父母真愛孩子,就不要做孩子前行路上的“割草機”

朋友夫婦很愛孩子(其實哪個家長不孩子自己的孩子呢?)從小到大,衣食住行那都是照顧得無微不至,除了在學校上學時,孩子從沒有離開過大人的視線,從沒有讓他自己單獨出過門,也沒有和小區的小朋友獨自玩耍過……

回想朋友兒子來上初中時,從入校門到進教室,所有“手續”都是(我帶著)朋友辦的,孩子唯一做的事就是一言不發地在後面跟著,最後坐在了教室的座位上,要上課了,朋友這才依依不捨地對孩子說,“在學校要聽老師話,不要惹事,如果有事就找你大爺(這當然指得是我)”。但兩年多過去了,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從來都沒有直接“麻煩”過我,但沒麻煩不等於這中間沒有事,孩子嗎?推推搡搡,磕磕碰碰那是常有的事,和同學也發生過不少的小磨擦,但孩子從來沒直接“找”過我,都是回家後和他爸爸說,朋友再打電話找我……

這次校服不合適,本來很簡單的事,現場吱一聲,人家立馬就給調換,可是,孩子卻硬就是張不嘴!

朋友的孩子之所以如此,我覺得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大人那裡:這都是朋友夫婦對孩子照顧得太周到的緣故。家長從小把什麼事情都給孩子安排得妥妥貼貼,孩子無論在家還是在外,從不用“操心”,從不用“說話”,“有事找父母,父母給擺平”當然就成為孩子的下意識和習慣,因此,他的性格便內向起來,有了問題,除父母之外,對任何人,孩子便都不好意思、不敢開口了!

父母真愛孩子,就不要做孩子前行路上的“割草機”

當下,不僅是我這個朋友,不少父母,都是如此。為了孩子“走路”順暢,凡事都趕在孩子前面,像割草機清除雜草一樣,幫助他們掃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這樣的父母,現在被稱作“割草機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一直走在孩子的前面,隨時清除孩子前進中遇到的一切障礙和困難。使孩子成為衣來都不用伸手,飯來都勿須張口,凡事只會“守株待兔”的“懶農夫”, 懶惰散漫,沒有進取之心,失去了自我生存、獨立生活能力。小鳥終會要獨飛的,孩子終究要自己走路的。如果孩子事事依賴家長,連給他人“張口說話”都不敢,孩子將來到社會如何行走,如何立足……

愛孩子沒錯,照顧孩子應當。但怎樣才算真愛?如何把握照顧的度?卻是我們每位家長應當思考的。

每位家長在愛孩子時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讓愛理智地釋放。如果我們的愛讓孩子喪失了生存的能力,那愛就變成了害!莫做孩子前行路上的割草機,要做孩子前行路上航向燈!給孩子指明前進的方向,路還要靠他們自己走!

父母真愛孩子,就不要做孩子前行路上的“割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