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术措施建议

目前天气晴好,六月以来温度上升较快,棉花生长进入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目前棉花田管工作要以“保蕾增蕾促花”为中心,以水肥一体化、棉蚜、红蜘蛛和棉铃虫防治为重点。

蕾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棉花对水肥的反应较为敏感。如果水肥不足,特别是氮肥不足,就会造成营养生长不良,光合积累的干物质少,造成的结果就是棵小、蕾少,搭不起丰产架子,早衰减产。如果水肥过多,特别是氮素过多,营养生长过剩,光合积累的干物质大量消耗在营养生长上,造成棉株疯长,蕾铃大量脱落。所以,这段时期既要发棵,又要稳长,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术措施建议

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术措施建议

一、按照不旱不灌原则,根据苗情、墒情、水情、当时气候,合理确定灌头水时间和灌水量。

滴水时间及滴水量根据棉花的长势、天气情况、土壤墒情而定,对于沙性土、土壤墒度不足、棉株长势较弱的棉田可以适当提前滴水;对于长势过旺及墒情较好的棉田可以酌情推迟滴水时间,抑制棉花过旺生长。

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术措施建议

二、促控结合,确保棉花生长稳健、加快现蕾

滴灌棉田首次滴水前后化控:应充分利用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优势,以水肥调控为基础,化学调控措施为手段,视棉花长势,按照少量多次、均衡、适度原则科学加以调控。正常生长棉田,可在首次滴水前2-3天进行滴水前化控,亩缩节胺用量控制在2克以内,防止化控用量过度造成节密偏短、叶层分布不合理,降低下层叶片透光率,过度消耗有机营养、造成脱落率增加;水肥充足、长势偏旺的棉田可采取适当增加滴水前缩节胺用量或缩短下次化控间隔期方法加以调控;受旱、供肥不足、长势偏弱的棉田,可采取提前滴水或缩短下次化控间隔期方法加以调控。

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棉田灌水后,田间杂草会迅速生长,与棉苗争夺光照及养分,应及时清除。

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术措施建议

四、加强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工作

一是针对伏蚜,加强田间普查,发现点片蚜株时,分类进行挑治,防治时要确保质量,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增益控害,切勿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二是针对棉叶螨要加强虫情调查,发现棉叶螨中心及点片株时及时药剂挑治;三是针对棉铃虫,进一步作好杀虫灯等措施的田间诱杀工作,加强玉米诱集带管理,并统一进行一次药剂防治,通过集中灭杀,减轻棉田一或二代棉铃虫发生及危害程度。其中对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及时进行药剂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