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則趣聞後——幾十年全球人口將減半

英國著名理論天文學家、數學家,前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馬丁·里斯(Martin Rees),曾在《人類最後的世紀》(Our Last Century)一書提出,到2100年人類文明仍然存在的可能性只有50%。

當然,大家面對類似言論時一般都是付之一笑。但如核戰爭、生物恐怖襲擊、失控的人工智能都已展現出可能對人類造成的毀滅性後果。

每日一則趣聞後——幾十年全球人口將減半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在今天的墨西哥優卡坦半島奇科蘇盧布地區撞出一個直徑180千米的隕石坑。這次撞擊被認為是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最終滅絕的主因。

令人吃驚的是,一個人死於隕石撞擊的可能性竟然比被鯊魚咬死的概率還高。

每日一則趣聞後——幾十年全球人口將減半

科學家們通過對遠古隕石撞擊遺蹟的分析估計,每5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足以造成全球生態災難的隕石撞擊。更加不利的是,儘管人類已經建立了對大尺寸近地小行星的發現和跟蹤機制,但是對於小行星的內部結構和成分,我們仍然知之甚少。目前,人類只能通過對未燒盡而落地的隕石的分析,來推斷近地小行星的內部結構,但是這種靠幾克樣本來推斷整個小行星結構的方法的準確性很令人懷疑。

每日一則趣聞後——幾十年全球人口將減半

當然,除了小行星撞擊,核戰爭、生物恐怖襲擊和失控的人工智能都可能滅絕人類。正如本文開頭所說,還是有很多人認同馬丁·裡德教授提出的到2100年人類仍然存在的可能性只有50%的說法。雖然這聽起來很科幻,對任何潛藏的“滅世警報”提前考慮到,並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