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

”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

电影《嘉年华》的导演文晏,曾说过:“我做独立电影十年,我不会妥协。但不妥协不代表不变通,有智慧的变通也是一种坚持。对我们的团队来说,让电影跟观众见面,比什么都重要。”

在中国,像这样不妥协并且坚持在做独立电影的导演还有很多,如:郑阔、耿军、鬼叔中、李睿珺、李珞、彭韬、舒浩仑、唐棣、万玛才旦、徐童、杨瑾、杨弋枢、郑大圣、周浩、张献民······

在越来越缺乏共识感的时代,小象相信坚守的姿态本身,也构成今日弥足珍贵的景观:一个逆行于时代的精神符号

01

本月初,第十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刚刚公布了入围片单。5月13日下午15:00,《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作者许金晶老师,作为中国独立电影导演代表之一的杨弋枢教授,曾任中国独立影像展选片人的

黄梵教授以及知名影评人宋嘉伟老师齐聚万象书坊,展开一次关于“独立电影时代的电影、社会与人”的对谈。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左起:李翼、许金晶、宋嘉伟、黄梵、杨弋枢

这场导演与作者、影评人的沙龙,由江苏文艺电台DJ李翼老师做全程主持,更像是一场老友的聚会,他们坐下来聊电影,以及自己对看电影和做访谈的那份初心。

在《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出版社之时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周晓虹教授就如此评价:“在中国,“独立”庶几就意味着边缘或非中心,它也因此为一些人所不屑;但是,鉴于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独立电影依据自己独特的视角所拍摄的人或事,却常常是构成我们这个国家最普通一群的最日常的生活,并也因此更能代表这个国家的真实样态。感谢许金晶,他通过对十多位独立电影人的访谈,呈现了电影界的边缘人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照。 ”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独立电影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涌现出一大批的优秀导演和电影作品。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活动现场

02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算(中国)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是电影业最常用到的概念之一,它有经济的含义,有政治的含义,有美学的含义,有意识形态的含义,它在不同国家的产业环境下,含义截然不同。

作为导演的杨弋枢教授如此定义:“所谓‘独立’,顾名思义这是个相对的概念,一定要先确立了主流的电影规范,与其相对的电影才会自称独立。当然,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相对面。例如,在美国好莱坞是相对强大的商业体系,而在中国语境内则是相对于政治与商业操作的独立。”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活动现场

“当然作为观众的我们,独立电影向我们呈现出社会的不同图景,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和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周围的世界,独立电影也推动着社会的民主化,基层文化建设、非政府组织合作,使社会更加团结民主。”宋嘉伟老师补充道。

活动现场

中国的独立电影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电影形式,独立电影的价值核心在于“独立”,也就是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表达,“非体制”化的独立存在。

这也就让黄梵教授深深感受到:“独立电影是否忠于内心,是否贯彻了导演的独立思想、独立意志,这是至关重要的。”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艺术民工》剧照

03

在美国电影界,一个电影制作者若想始终不依赖制度化的力量,非常困难。因此判定一个导演是否“独立”,经济因素不能当作唯一的考量标准,至少得引入美学的角度

例如,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代表之一的韦斯•安德森,他的电影作品擅长色彩美学的运用:奇特鲜明的色彩、对称的画面、冷淡的对白,轻快的配乐与古怪的叙事风格。

因此有评论认为,中国大多数独立电影的社会学价值远高于美学价值。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活动现场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美学价值不足,更多不是导演主观为之,而是预算有限等客观条件所致。

众所周知,拆迁、环保、教育以及都市化进程滋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下岗工人、农民、城市流浪者、劳改犯等,这些被主流影视剧漠视的底层人群与边缘生活,成为中国独立电影关注的话题。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江湖佬》剧照

“比如说:反映一个垃圾遍地、脏乱差的贫民区,你却使用了美轮美奂的镜头来予以展现,这样的美学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吗?有现实意义吗?值得反思。”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现场互动

和文学创作相似,许多诗人、作家以自己的写作方式透过社会现状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同样,电影也是环境的场域。

“中国遍地都是纪录片的题材,独立电影中呈现了各种社会职业、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这个时代题材已经提供了美学上的可能性,所以说独立电影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合群路》剧照

“随着数字的普及,人人都可以拍电影,独立电影的美学价值出现良莠不齐,但如此评论独立电影的批评并不公平。回看21世纪初期的国内许多商业电影并无美学价值,反思独立电影美学价值的同时为什么不考量商业电影?”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许金晶老师为读者签名

电影艺术的最大魅力,来自于一种特定形式限制之下的某种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它存在于符号之外的某个地方,是一种无法完全用理性解释清楚、但却能深深击中人心的东西。

这也是许金晶老师做这本书的初衷,我们期待着续集,也期待着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独立电影的“独立”精神。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朋友圈,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