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2018.5.13《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面世一週年萬象紀念沙龍實錄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電影《嘉年華》的導演文晏,曾說過:“我做獨立電影十年,我不會妥協。但不妥協不代表不變通,有智慧的變通也是一種堅持。對我們的團隊來說,讓電影跟觀眾見面,比什麼都重要。”

在中國,像這樣不妥協並且堅持在做獨立電影的導演還有很多,如:鄭闊、耿軍、鬼叔中、李睿珺、李珞、彭韜、舒浩侖、唐棣、萬瑪才旦、徐童、楊瑾、楊弋樞、鄭大聖、周浩、張獻民······

在越來越缺乏共識感的時代,小象相信堅守的姿態本身,也構成今日彌足珍貴的景觀:一個逆行於時代的精神符號

01

本月初,第十四屆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剛剛公佈了入圍片單。5月13日下午15:00,《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作者許金晶老師,作為中國獨立電影導演代表之一的楊弋樞教授,曾任中國獨立影像展選片人的

黃梵教授以及知名影評人宋嘉偉老師齊聚萬象書坊,展開一次關於“獨立電影時代的電影、社會與人”的對談。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左起:李翼、許金晶、宋嘉偉、黃梵、楊弋樞

這場導演與作者、影評人的沙龍,由江蘇文藝電臺DJ李翼老師做全程主持,更像是一場老友的聚會,他們坐下來聊電影,以及自己對看電影和做訪談的那份初心。

在《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出版社之時前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長江學者周曉虹教授就如此評價:“在中國,“獨立”庶幾就意味著邊緣或非中心,它也因此為一些人所不屑;但是,鑑於人類社會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獨立電影依據自己獨特的視角所拍攝的人或事,卻常常是構成我們這個國家最普通一群的最日常的生活,並也因此更能代表這個國家的真實樣態。感謝許金晶,他通過對十多位獨立電影人的訪談,呈現了電影界的邊緣人對社會邊緣群體的關照。 ”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的獨立電影已經走過二十年的發展歷程,湧現出一大批的優秀導演和電影作品。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活動現場

02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電影才算(中國)獨立電影?

“獨立電影”是電影業最常用到的概念之一,它有經濟的含義,有政治的含義,有美學的含義,有意識形態的含義,它在不同國家的產業環境下,含義截然不同。

作為導演的楊弋樞教授如此定義:“所謂‘獨立’,顧名思義這是個相對的概念,一定要先確立了主流的電影規範,與其相對的電影才會自稱獨立。當然,各個國家各個時期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相對面。例如,在美國好萊塢是相對強大的商業體系,而在中國語境內則是相對於政治與商業操作的獨立。”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活動現場

“當然作為觀眾的我們,獨立電影向我們呈現出社會的不同圖景,如今飛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和思考中國的歷史與周圍的世界,獨立電影也推動著社會的民主化,基層文化建設、非政府組織合作,使社會更加團結民主。”宋嘉偉老師補充道。

活動現場

中國的獨立電影是遊離於體制之外的電影形式,獨立電影的價值核心在於“獨立”,也就是獨立的思考,獨立的表達,“非體制”化的獨立存在。

這也就讓黃梵教授深深感受到:“獨立電影是否忠於內心,是否貫徹了導演的獨立思想、獨立意志,這是至關重要的。”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藝術民工》劇照

03

在美國電影界,一個電影製作者若想始終不依賴制度化的力量,非常困難。因此判定一個導演是否“獨立”,經濟因素不能當作唯一的考量標準,至少得引入美學的角度

例如,美國獨立電影導演代表之一的韋斯•安德森,他的電影作品擅長色彩美學的運用:奇特鮮明的色彩、對稱的畫面、冷淡的對白,輕快的配樂與古怪的敘事風格。

因此有評論認為,中國大多數獨立電影的社會學價值遠高於美學價值。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活動現場

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美學價值不足,更多不是導演主觀為之,而是預算有限等客觀條件所致。

眾所周知,拆遷、環保、教育以及都市化進程滋生的各種社會問題;下崗工人、農民、城市流浪者、勞改犯等,這些被主流影視劇漠視的底層人群與邊緣生活,成為中國獨立電影關注的話題。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江湖佬》劇照

“比如說:反映一個垃圾遍地、髒亂差的貧民區,你卻使用了美輪美奐的鏡頭來予以展現,這樣的美學價值,是值得肯定的嗎?有現實意義嗎?值得反思。”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現場互動

和文學創作相似,許多詩人、作家以自己的寫作方式透過社會現狀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產物。同樣,電影也是環境的場域。

“中國遍地都是紀錄片的題材,獨立電影中呈現了各種社會職業、不同階層的生存狀態,這個時代題材已經提供了美學上的可能性,所以說獨立電影的社會價值與美學價值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合群路》劇照

“隨著數字的普及,人人都可以拍電影,獨立電影的美學價值出現良莠不齊,但如此評論獨立電影的批評並不公平。回看21世紀初期的國內許多商業電影並無美學價值,反思獨立電影美學價值的同時為什麼不考量商業電影?”

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现场|2018.5.1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面世一周年万象纪念沙龙实录

許金晶老師為讀者簽名

電影藝術的最大魅力,來自於一種特定形式限制之下的某種開放性與不確定性,它存在於符號之外的某個地方,是一種無法完全用理性解釋清楚、但卻能深深擊中人心的東西。

這也是許金晶老師做這本書的初衷,我們期待著續集,也期待著讓更多人瞭解中國獨立電影的“獨立”精神。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