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的P22,專為中低階市場而生的應用處理器

聯發科的P22,專為中低階市場而生的應用處理器

日前,聯發科發佈新款智能型手機處理器P22,試圖挾P60在2018上半年的成功氣勢,進一步擴大在智能型手機市場的話語權,也希望藉此奪回在該市場的市佔率。

以規格來看,P22採用臺積電的12nm FinFET製程,CPU則是8核的Cortex-A53,最大核心頻率僅有2.0GHz,GPU則是採用Imagination的Power VR GE8320,LTE Modem依然沒有變化,在下載方面仍是停留在Cat.7,藍牙支援到5.0版本,搭載P22的手機產品預計在2018年第二季上市。

趁勝追擊,聯發科展現強烈雄心

若從2016年開始觀察,聯發科在5月期間,未曾有發佈新款處理器紀錄,或許是因為受到P60在市場上已經扳回一成的情況下,聯發科受此激勵,希望趁勝追擊,在Qualcomm仍未發佈Snapdragon 700系列處理器規格細節前,藉此予以競爭對手痛擊。

此一舉動,不難看出聯發科的積極度與雄心,畢竟就媒體曝光度或是市場話語權來說,過去兩年來,大多還是由Qualcomm居於領先位置,Qualcomm並非僅在旗艦級手機市場居於領先位置,自2016年開始,600與400系列也確實為Qualcomm在中高階與低階市場打下不少江山,每當有新款處理器發佈時,亦佔盡不少媒體版面。

儘管聯發科在這兩年來,也曾發佈過處理器產品,但礙於產品在LTE Modem的規劃出現問題,使得客戶不願採用,整體市場節奏被Qualcomm帶著走,姑且不論P22的規格好壞,聯發科選在此時發佈新款處理器,一者能吸引媒體目光,二來也能讓客戶感受到其雄心與積極度。

聯發科的P22,專為中低階市場而生的應用處理器

專為中低階市場而生的P22

進一步觀察P22規格,儘管是採用相當先進的12nm FinFET製程,但以CPU架構而言,聯發科持續沿用了8核心Cotrex-A53,聯發科自2015年6月發佈P10後,除了P60外,所有P系列處理器,皆是清一色採用8核心Cotrex-A53的設計架構,除了在製程上有差異外,在處理器核心頻率上,也有所不同,有趣的是P22與P10在處理器核心的最大頻率皆是2.0GHz,只是後者採用28nm製程,而另外一個不同之處則是聯發科在P系列處理器中,相當罕見地採用了Imagination的GPU。

為何會說P22專為中低階市場而生?理由在於聯發科採用的GPU GE8320在Imagination設定中,被定位在中低階的行動裝置市場;其次,P22提供的屏幕分辨率僅有1600´720,而2016年發佈的P20就已有1920´1080水平。

而在Camera方面,雖然聯發科導入不少AI功能,但在像素規格上,亦遜於2017年8月發佈的P23與P30。

再者,聯發科在2018年2月推出P60,本就是鎖定中高階市場,P22若在整體規格上過於亮眼,恐怕無法與P60形成明確的市場區隔。換言之,若有手機廠商希望能在HD分辨率(1600´720)市場提供性價比出色的產品,P22或許會是選擇之一。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姚嘉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