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芯片,華為麒麟憑啥一支獨秀,小米,聯發科,差距在哪裡?

手機處理器產品核心技術是基帶,然後是gpu和ai運算能力。

手機芯片,華為麒麟憑啥一支獨秀,小米,聯發科,差距在哪裡?


CPU架構目前都在採用,arm公司的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產品。國內也有公司開發,基於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產品,不過跟arm公司的產品相比,性能較弱。目前基帶技術處在領先位置的是,國內的華為公司。

華為的巴龍5G01是全球首款投入商用的、基於3GPP標準的5G芯片,支持全球主流5G頻段,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

聯發科的基帶技術跟華為差距很大。 僅能支持 Cat-10 的下載和 Cat-13 的上傳。Cat-10 的最高速度只有可憐的450Mbps,連 Cat-16 的一半都不到,在千兆網絡遍地的今天,實在是差距太大,另外四載波聚合、4*4 MIMO等功能,聯發科也處於落後狀態。

手機芯片,華為麒麟憑啥一支獨秀,小米,聯發科,差距在哪裡?


oppo發佈的採用聯發科p60處理器的新機,oppo r15。基帶方面下行僅能支持 Cat.7,最高傳輸速度僅有 300Mbps。

小米澎湃,處理器的基帶產品更是不完善。澎湃s1的基帶只能做到支持中國移動。僅支持LTE Cat4,這速度簡直無法形容,中國移動最低要求的是LTE Cat7技術,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上市以來並沒有產生多少銷售。

澎湃s2並沒有具體的參數,但是也好不到哪去,連基本的全網通都沒法實現。

手機芯片,華為麒麟憑啥一支獨秀,小米,聯發科,差距在哪裡?


華為的基帶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巔峰,聯發科的基帶技術性能較弱,而小米澎湃處理器的基帶還需要完善。

華為的gpu處理單元正在加緊研發,預計會在下一代產品上出現。聯發科和小米澎湃處理器,主要還是依託arm的公版設計,還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累積。

手機芯片,華為麒麟憑啥一支獨秀,小米,聯發科,差距在哪裡?

華為的ai技術是跟國內寒武紀公司聯合開發,採用單獨的ai處理單元npu,華為獨有的HiAI架構通過更高效靈活的異構計算,來最大化發揮CPU/GPU/ISP/DSP/NPU的性能,其加速性能和能效比大幅優於CPU和GPU。

華為和蘋果的ai技術,都採用了獨立的ai處理單元,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優勢,在行業內處於領先狀態。據媒體報道,聯發科的p60處理器,也採用了獨立的ai運算單元。

手機處理器,華為是國內乃至全球,少有的具備實力的企業。其它廠商要腳踏實地,加快技術累積,爭取早日實現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