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祕密“利器”創世界之最?他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打擊平臺!

傳說中的我國新一代轟炸機轟20呼之欲出,從網上圖片刻意看出它是類似於美國B2的一款戰略轟炸機,有軍事專家表示中國在研發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在技術上已經完全沒有問題,運20的成功就表明中國在研製大飛機上結構設計和空氣動力的技術沒有任何障礙,運-20參考了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了美國C-17的部分特點。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該機研製突破了數百項關鍵技術,標誌著中國躋身世界大飛機行列,“該機充分體現了時代技術,將是未來很長時間內中國大型運輸機平臺”。運-20採用超臨界機翼、輕質複合材料、在空氣動力學、大型結構的設計和製造、機載設備、高可靠性操縱系統的研製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航空電子系統的技術水平已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運-20的性能要優於俄羅斯的伊爾-76,與其最新改進的伊爾-476性能相當,在承載能力上略低於美國的C-17,而大幅領先於日本的C-2和歐洲的A-400M運輸機 。

中國秘密“利器”創世界之最?他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打擊平臺!

運-20在技術方面具備後發優勢,無論機體設計技術、載重技術,以及飛行控制技術方面,應該都位於第一梯隊。運-20飛機是空軍戰略性、標誌性裝備,標誌著中國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中國軍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空軍的作戰品種已經非常齊全,要說最重要的一款機型是什麼呢,那還就非戰略轟炸機莫屬了。戰略轟炸機,是指用來執行戰略任務的遠程轟炸機。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量核武器的主要運載工具和構成核三位一體的一極之一。它既能帶核彈,也能帶常規炸彈;既可以近距離投放核炸彈,又可遠距離發射巡航導彈,可做戰略進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時也遂行戰術轟炸任務,支援陸、海軍作戰。作為“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是一個政治大國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即使在和平時期,它也具有不可小覷的威懾力量,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忽略它的存在。

中國秘密“利器”創世界之最?他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打擊平臺!

中國沒有空基核力量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轟-6這款老式轟炸機並不適合執行核打擊任務,中國軍隊或將以轟-20為契機,構建空基核打擊力量。如果轟20能夠及時裝備部隊,無疑將大大增強解放軍空軍的綜合作戰實力,也將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國的戰略核反擊作戰能力。中國新一代轟20遠程轟炸機的航程應該比現役的轟-6K翻一倍達到1.2萬公里左右,且遠程的載彈量可以達到20噸以上,能使用最新一代的空射遠程巡航導彈。遠程轟炸機主要強調的是突防能力,要麼憑藉隱身性能,要麼依靠超音速性能。要把兩者結合起來,技術實現很難,經濟上也難以承受,有軍事愛好者推測,我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也會採取類似美俄的設計,採用飛翼式設計方案,主打隱身能力,放棄超音速巡航。

中國秘密“利器”創世界之最?他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打擊平臺!

此外,它還應是“核常兼備”型轟炸機,遠程轟炸機光具備核打擊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必須要具備常規武器的精確、遠程、同時投彈分別命中的打擊能力。同時,遠程轟炸機不光是一個打擊平臺,同時也應是一個情報收集平臺,對電子戰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因此要求有高水平的機載電子設備,要求有大容量的數據融合和傳輸能力。他能夠實現全球飛行、全球到達、全球作戰、載彈量大,可對目標實施高效密集突擊。核常兼備,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電子戰能力強,能有效提高其綜合作戰能力。中國內地網絡上流傳出疑似國產新型戰略轟炸機——轟-20停放在某機場的衛星圖片,軍事專家指出,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必須高起點研製,核常兼備,具有較強的隱身、洲際攻擊和空中加油能力且高度智能化,配備先進的空天通信指揮系統,將大大增強中國的核打擊力量。強大性能與其戰略意義將為中國空軍再添一大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