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利器”!西安建大校友鑄我國首艘航母的“鋼鐵脊樑”

我國首艘航母已經入列海軍,首艘國產航母也已經成功下水。當我們為海軍不斷髮展壯大,祖國日益繁榮強盛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需要記住那些在背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科研團隊和技術人員,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研發團隊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正是他們的辛勤努力和付出,給了我們國家啟航新時代的動力

正如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研發團隊負責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鋼冶98級校友趙剛所講:“我們只有通過這種提升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研發水平,才能保證我們國家、我們軍隊的海軍,走向更遠,走向更深藍。”

世界頂級“利器”!西安建大校友鑄我國首艘航母的“鋼鐵脊樑”

趙剛,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98級校友,現任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作為科研團隊負責人承擔了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的研發任務。

十九大報告中一直強調中國要建工業強國,鋼鐵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鋼鐵工業的發展可以說與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甚至國防建設緊密相連。航空母艦,被稱為“浮動的海上機場”,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是一個國家海軍裝備和國防實力的象徵。2012年,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入列中國海軍。2017年,我國第二艘航母正式下水,我國國產航母的建造,邁入新的篇章。

世界頂級“利器”!西安建大校友鑄我國首艘航母的“鋼鐵脊樑”

甲板,是航母艦體結構的關鍵部位,功能和作用十分特殊。飛行甲板不但要承受重達二三十噸的艦載機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和高摩擦力,還要承受噴氣式飛機高達幾千度的火焰的灼燒。因性能要求極高,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生產真正用於航母建造的甲板用鋼。而我國的鞍鋼集團,就是具備這種能力的企業之一。

作為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也是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的研發負責人趙剛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乘坐高鐵趕到距離鞍山100多公里外的鮁魚圈,跟蹤軍工鋼的生產。這裡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加工設備,更令人矚目的是,被稱為“世界軋機之王”的五米五超寬軋機,就裝配在這裡。這個世界最寬的軋機,擁有世界頂級的軋製能力。高達10萬噸的下壓軋製力,可以軋製寬度5.5米的鋼板,軋製長度可達40米以上。是當之無愧的“軋機之王”。2013年,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上的甲板鋼,就是在這裡生產下線。

世界頂級“利器”!西安建大校友鑄我國首艘航母的“鋼鐵脊樑”

這樣世界頂級的裝備“利器”,為國產航母超寬甲板鋼的生產提供了保障。然而,儘管具備生產能力,要想真正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並不容易。2011年,剛接到航母甲板鋼研製的任務時,趙剛感到任務的艱鉅,要求研製超寬、超長、最厚規格的甲板用鋼,生產這樣一張長寬板,是目前常規生產板子的四塊。它的力學性能要求特別嚴,它的頭和尾強度偏差,不會超過10兆帕,它所有的-84度衝擊韌性,都是在250焦以上,對鋼板的質量要求非常非常高。

在接受央視財經節目組採訪時,趙剛講到一艘航母的建造,三分之一的工作是進行鋼板的焊接。因此,拼焊飛行甲板的鋼板面積越大,焊縫數量就越少,還能縮短建造週期,提高甲板整體質量。為提高航母的機動性,增加航速,需要減輕船體重量,降低重心,使船體更加平穩,還要有足夠的防彈能力,這就需要高強度高韌性的鋼板進行保障。同時滿足如此多的苛刻要求,所以航母用甲板鋼超過了任何一種軍用艦船的鋼材品質。

世界頂級“利器”!西安建大校友鑄我國首艘航母的“鋼鐵脊樑”

趙剛的母校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是新中國西北地區第一所本科學制的建築類高等學府,是我國著名的土木、建築“老八校”之一,積澱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類學科精華,同時是國務院批准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校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成果研究推廣中心、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7個,3個甲級資質設計研究院。陝西省依託學校成立了"陝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陝西省新型城鎮化和人居環境研究院”、“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學校還擁有國家重點學科3個(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省級重點學科34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冶金工程等四個學科均進入全國前10名;建築學、城鄉規劃學位次百分位進入全國前20%,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前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