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歷五朝十帝屹立不倒,堪比馮道 馮道被人唾罵,他被正史稱道!

城池俱壞,英雄安在?雲龍幾度相交代!

想興衰,苦為懷。

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

疾,也是天地差!

遲,也是天地差!

以上一闕《山坡羊.咸陽懷古》是《射鵰英雄傳》中一燈大師的二弟子樵夫登場時所念誦。這位樵夫原是朝中大將軍,因一燈大師出家,他也跟來保護舊主。

大理國中是否真有一位將軍做了樵夫,小說家言,難以深究。五代時分倒真有一位樵夫,做了位極人臣的大將軍。

他歷五朝十帝屹立不倒,堪比馮道 馮道被人唾罵,他被正史稱道!

他一生侍奉十位帝王,分別為後晉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隱帝劉承祐、後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恭帝柴宗訓、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堪比“長樂老”馮道。

他叫武行德,榆次(山西晉中)人氏,自幼家貧,年紀漸長只能到山中樵採,賣柴度日。

後唐末帝年間,石敬瑭擔任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一天到郊外狩獵,武行德正好挑著一擔柴走在路邊。石敬瑭見武行德身材魁梧,挑的那擔柴也奇大無比,似有千斤之重,就叫住他問話。屬下士兵去試挑柴擔,無人能撼動半分。石敬瑭即刻將武行德收入麾下。

石敬瑭進入洛陽,覆亡後唐時,武行德已積功升為奉國營都頭(略相當於連長)。此後,因屢立戰功,為人敦厚深得石敬瑭信任,被提拔為控鶴營(近衛軍中的近衛,專掌宿衛宮廷)指揮使。出帝石重貴當政,武行德升遷為寧國軍都虞候(寧國戰區軍紀總監)。

開運三年(公元946年)底,後晉北面行營二十萬大軍投降遼太宗耶律德光,遼兵殺入汴梁,後晉滅亡。後晉幾乎所有文武官員都被遼太宗依原職留用。

他歷五朝十帝屹立不倒,堪比馮道 馮道被人唾罵,他被正史稱道!

雖然遼太宗為拉近同漢人的距離,脫下氈帽皮裘改穿漢族衣冠,但內心始終以征服者自居。他放縱遼兵四出剽掠打草谷,還派出幾十位括錢使到各州郡搜刮民間財富。不久多地民變,遼太宗只得在四面楚歌中匆匆逃出汴梁(可參見前文《 》)。

儘管契丹名為“鑌鐵”,實際上冶煉技術落後,一直缺鐵。所以遼太宗撤離時將後晉的武器鎧甲全部裝船,準備通過汴河運回國內。遼兵進入汴梁後,都成了老爺兵,這種粗苯的活他們肯定不會幹。於是,便由幾名契丹人擔任監軍,監視武行德率一千多名漢軍押運。

船行至河陰(河南滎陽),武行德召集眾漢軍將士說:“我輩如今不幸受制於契丹,與其背井離鄉,遠投邊塞,死後不得歸葬祖塋,成為異域之鬼;不如諸君協力,驅逐韃虜!等契丹大亂敉平,我輩再一同投奔天命所歸的聖人,建功立業,共取富貴如何?”

士兵們平素就服膺武行德的勇武和仁厚,聽他一說,都齊聲回答:“弟兄們都聽您的,沒人貪生怕死,甘願做異族的奴婢!”

他歷五朝十帝屹立不倒,堪比馮道 馮道被人唾罵,他被正史稱道!

武行德立即取出船中的武器鎧甲,武裝全軍,殺掉了契丹監軍,隨後由汜水關(虎牢關)趕赴河陽(河南孟州)。

遼太宗任命的河陽節度使崔廷勳(因在封禪寺監押後晉少帝石重貴有功而升任)帶兵前來抵抗,武行德率眾大呼,從早上一直殊死拼殺到中午,崔廷勳大敗,棄城而逃。武行德軍順利佔據了河陽,他打開府庫,將其中財物均分給將士,將士們推舉他為知州。

當時遼兵還沒完全撤出中原,汴州(河南開封)、恆州(河北正定)、定州(河北定州)等處都有重兵屯紮。武行德不敢怠慢,每天激勵士卒,修整城防,以防遼兵來攻。他在河陽幹得有聲有色,周遭倍受契丹欺侮的軍民紛紛來投。

不久,他得到後漢高祖劉知遠從太原東下太行,進軍汴梁的消息,就派弟弟武行友抄捷徑去見劉知遠,呈上擁戴劉知遠早日入京登極的表章。劉知遠龍顏大悅,當即加封武行德為河陽三城節度使。

劉知遠抵達洛陽後,武行德率兵迎接,並以所部士兵護送劉知遠到汴梁,以壯其行色。

漢隱帝即位後,武行德被加封為同平章事(榮譽宰相),正式成為“使相”(帶宰相銜的節度使,名副其實的出將入相,十分榮耀)的一員。

他歷五朝十帝屹立不倒,堪比馮道 馮道被人唾罵,他被正史稱道!

郭威建立後周,他又改任忠武軍節度使,加侍中(門下省長官,正式宰相)銜,還被委以西京留守(洛陽行政長官兼衛戍司令)重任。

其時國庫空虛、財政拮据,有關部門制定了嚴苛的食鹽專賣政策。嚴禁攜帶私鹽入城,違者處以死刑,拿獲私鹽販子能得到重賞。

那天,洛陽城郊一位貧苦老婦人清早進城賣菜。半道上,有個胖大和尚說要替寺裡僧眾買一些,他在老婦人的菜筐裡挑了半天,最後嫌老婦人的菜賣得貴,揚長而去。

老婦人挑著菜走到城門,守城小吏循例檢查,一下在她菜筐裡搜出一大包私鹽,立刻把她五花大綁,送到洛陽府衙聽候長官發落。

老婦人連聲叫屈,武行德也覺得奇怪,他仔細驗看了裝鹽的布袋,上面有萬字花紋,似乎不是種菜老婦人的東西。在他仔細盤問下,問明半路曾有和尚選菜。武行德遂命衙役四處捉拿老婦人描述的那位和尚。

中午時分,和尚被捕,一經審訊,果然是他搗的鬼,他同守門小吏串通,希求得到官府的重賞。

他歷五朝十帝屹立不倒,堪比馮道 馮道被人唾罵,他被正史稱道!

武行德當堂釋放了老婦人,把那個和尚和通同作案的小吏一起斬首。此事不脛而走,為他贏得了極佳的聲譽。

周世宗柴榮入繼大統,他被晉封為譙國公。柴榮親征淮南時,他率本部將士疏浚了南下的河道,隨後,在濠州(安徽鳳陽)擊敗了兩千多南唐士兵。恭帝登極,他被改封為食邑更多的宋國公。

北宋建國後,為避國號,他由宋國公改為韓國公。開寶二年(公元969年),太祖趙匡胤念他是先朝老臣,年高德劭,將他調入朝中,尊他為太子太傅。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武行德才去世,享年72歲,死後被追贈為太師。

歷仕四朝十帝的文臣馮道被人指斥為毫無節操、見風使舵;同樣輾轉經歷了五朝十位帝王,樵夫出身的武行德在“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的五代亂世中,始終身居高位,屹立不倒。因他舉兵反遼、大節不虧;鋤奸伸冤,善體民意反為《宋史》所稱道,褒獎他為明辨是非,民眾欽服,遠在同僚之上的超卓人物(辨究欺罔,民用畏服,顧不優於諸人耶)!

參考書目:脫脫等《宋史.武行德列傳》 王稱《東都事略》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