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本文根據羅文鶴老師瀘東羅氏資料編寫,極具史料價值請收藏

瀘東羅氏入川的路線

從湖南西南部的邵陽縣入川,有幾種走法:

一是走水路。沿湘江順流而下,進洞庭湖,入長江,從宜昌入三峽到夔州(奉節)。這條路多是坐船,要省力點。但是,選這條路的人很少。一是坐船費用貴,二是費時。單是過三峽一段就要花幾個月甚至半年。三是水急浪高,處處險灘,乘客提心吊膽,命懸一線。有的移民花了錢,買舟入三峽走上水,在激流中觸礁翻船,一腔冤魂飛過三峽,飄到“豐都”當鬼去了。羅氏先人祖鏡公絕不會走這條路。不然這一隻羅氏族人的歷史就可能要改寫了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三峽行船

二是走陸路。根據先入川親友的建議,他一定選的是陸路。從邵陽西行至沅州(今湖南芷江)、晃州(今湖南新晃縣東北)西行,翻兩省交界的雪峰山,進入貴州東部。再經過思州、鎮遠府,然後向西,經甕安西北上,到達遵義。然後,北上進入川黔大道,到桐梓、習水、赤水,過赤水河進入四川的合江,過長江,進入瀘縣東部地界,目的地五通場就到了。老師估計,祖鏡公走這條路的可能性極大。因為這是從湖南西南部的邵陽到四川瀘州東部五通場的最短距離。大量的湖南、廣東、廣西、江西、福建移民清初入川走的也是這條路。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諸事備齊,就要出發了。不過還得選擇吉日。舊時行事,講究“擇吉”,凡婚喪嫁娶,出門辦事,無不選個黃道吉日。選來選去,根據各種入川族譜的紀錄,統計起來,出發日大多是從陰曆頭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二月。這和他們掐算的路上耽誤的日子,和四川的春耕農忙日子,是銜接得起的。來早了,來遲了,都沒有活路幹。還有天氣的問題。這幾個月雨水少,不會因為大雨傾盆,橋塌路垮、泥濘阻道難行走。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羅氏祖鏡公入川遷徙路線

祖鏡公的吉日很可能選在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陰曆十二月初某日。這天一大早,全家早早起床,“焚香宰牲,上祈先祖考妣,下別房族鄰朋,再到父母宗宋公考妣墓前焚香,三拜九叩祭祀。當此生離死別之時,祖鏡公老淚縱橫。再與送行的親朋好友話別,抱頭痛哭,依依惜別。他心知肚明,像他這麼大把年紀的人,這次是與宗親絕別,不可能再回來的!

揩乾眼淚上路了!一步一回頭,千言萬語在心頭。 “父母親老大人在上,兒子不孝,為子孫萬代的福祉,無奈離別你們,到幾千裡外的蜀地去謀生。今後就無時日來祭祀你們了啊!望你們見諒,在天之靈保佑兒孫一路平安,在蜀地大吉大利,大發宏圖……”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貴州山路,茶馬古道

有位鍾姓的移民,在入川時,其母楊太孺人扶杖,送至“十里長亭”(古時在郊外離城十里之路旁專為送別行人而建的路亭),鍾徘徊不忍去。有叔祖公上前,將其母扶歸。隨即口占七絕一首以壯行之。其文曰:

“歸時容易別時難,母子依依淚不幹。

只要遠行重覓橘,他年尚可策歸鞍。”

詠畢,鍾“乃揮淚而去”。

萬水千山貴州行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300多年前的中國,由於交通不暢,信息阻塞,地處邊遠區域的人慾作長途遷移,十分不易。單槍匹馬上路,怕遇到強人或不可克服的天災人禍,危險,勢單力薄,不好辦。所以他們總是姑爺舅子老表,招親聚戚,抱團結伴而行,以結為同一地域的自衛力量。面對跨省際的長時間,遠距離的跋涉,他們必須相互依賴,彼此照應,抱團結伴而行。前面談到由楚南入蜀者,“日不下數百口”,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抱團結伴而行”。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在貴州的山路上,走來了熙熙攘攘一群人,有挑著小孩的,有“滑竿”(兩根竹竿綁上一把椅子)抬著老人的,清一色的白帕帕兒(頭巾),身穿“家機布”(自家織布機織的布)藍布衫,腳蹬鞋底有爪爪(防滑釘)的棉雞婆鞋。在人群中,只見祖鏡公揹著背篼,威風凜凜,精神矍鑠,一隻手牽著小孫子大明,一隻手拄著柺杖,在前面大步探路。後面三個兒子一人挑著80多斤重的擔子。三個媳婦揹著背篼。擔子和背篼裡裝著生活必需品,吃的、用的、穿的。在祖鏡公的背篼裡,裝的是族譜。

“水有源,木有根;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哪怕走到千萬裡以外,都不會忘祖。有了它,可以使遠在千里之外的子孫後裔,依然保持與故鄉宗親的血緣和心境上的聯繫。一路上公小心翼翼地帶著它,生怕有所閃失。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可惜“吾族自仲華公冒姓羅氏,易劉而羅,籍湖南已歷九世。祖鏡公遷蜀(1707)又歷十一世(從“祖”到“繡”)共兩百多年,老譜無存。唯前清道光十二年(1832)堂伯祖朝佐(七大房長房)昌修,及後同治十年(1872)堂兄鳳起篹修…具世次苦心孤旨,不憚諮求,手錄所傳,猶留原稿,垂數十年”(老族譜序言),終保存了主要文獻數據。

公入川若干年後,湖南老家的人揹著劉君四郎的木頭人像和湖南族譜,終於在川瀘合譜,找到了同宗。
有的移民背篼裡除了族譜而外,還背了“祖骸”(先祖的遺骸),入川遷葬。他們這樣做,一表不忘根本,二便年年祭掃。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山寨廢墟

雲貴高原,橫斷山脈南北走向。公們是由東往西入川的。這條蜿蜒盤繞在崇山峻嶺山路上的小道,勢必成了橫亙在他們前進路上的一道道攔路虎。眾所周知,貴州“天無三日晴(氣候多變),地無三尺平(多山),人無三分銀(貧窮)”。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羅老師說,或許,冥冥之中祖鏡公有意要考驗他的後裔吧,他67年文革“步行大串聯”就走過這條路。時間也是從頭年的12月,走到第二年2月。不過,方向剛剛相反,我們是從四川走向湖南。記得是12月的一天午飯後,我們從從瀘州小市上碼.出發。沿瀘永公路,第一站走特興、兆雅、石馬、雲錦、立石,經永川、江津、璧山、白市驛、山洞,到重慶,看渣滓洞、白公館、紅巖村。第二站走川黔公路,從重慶南岸海棠溪往南走,過綦江、趕水、.松坎、桐梓、翻婁山關,到遵義,看遵義會議展覽館。(後來聽有的人說走的是瀘州、赤水、習水到遵義的。)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羅老師與初69學生石建攝於遵義會議紀念館。

第三站由西向東橫穿橫斷山脈,從遵義到湄潭、銅仁,打算再翻過貴州湖南交界的雪峰山,到湖南湘潭去看紅太陽昇起的地方——韶山沖。可惜到了銅仁,中央文革就宣佈停止“步行大串聯”,只好打道回府。從瀘州出發時,我帶著近十個初67、68、69級的學生。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與九個學生留影遵義會議紀念館

羅老師回憶道:之前多走公路、鐵路。從湄潭,到銅仁,為了趕路,放棄公路,我們專走小路、山路。這才親自嚐到了祖鏡公和各位先祖爬山涉水,櫛風沐雨,千里迢迢,來川的千難萬險。當時我(羅老師)二十幾歲,和孩子們每天要走70裡山路。天剛矇矇亮就要起床,打豆腐乾鋪蓋卷,打綁腿。

早飯後,出門就見山,45度的陡坡。路況好一點的有幾塊黑色油光石鋪地,路況差一點的就只有人踩出來的腳窩。空手走,爬一段路都要歇一歇,扛著紅旗,端著毛主席像,揹著鋪蓋卷、挎包、水壺,就感到很累。外面寒風凜冽,周身大汗淋漓。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祖鏡公是揹著60多斤的背篼的喲。爬喲爬,爬喲爬,眼見得就要爬上山頂了。往上一看,哎喲,我的媽呀!才上了一道坎,還有座山在前面等你呢!又往上爬,又上了一道坎。後來乾脆不看,硬著頭皮爬。快到中午,總算到頂了。一屁股坐在路邊石頭上直喘氣,說不出話來。

往上看,光禿禿的山巔巔,寸草不生,“刺破青天鍔未殘”撒。往下看,幾十裡方圓之內,荒無人煙。只見得,在陡峭的山坡縫裡,有一兩小塊土地。土裡長著稀稀落落幾根包穀、高粱。半天不見個人影。吔!前面要出白骨精了啊!我們已經像諸葛亮一樣“深入不毛”了。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歇息了一陣子,汗水乾了非得走人不可,不然,山風一吹就要打冷顫。從地下爬起來時,哎呀!兩腿有點不聽使喚,麻木的。走,天黑前必須到達下一個接待站。一路又踢踢絆絆,下坡坡、下坎坎、跨溝溝、轉彎彎。頭暈眼花,兩腿發軟發麻,到後來,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一不留神,踩虛了腳,連人帶隨身東西乒乒乓乓滾下去。還好,路邊的荊棘攔住了人。

冬天衣服穿得厚,沒傷著。含著淚水爬起來,一跛一跛地走。“上坡腳幹軟,下坡打閃閃”嘛。當年祖鏡公,六十五歲的人,身背五六十斤重的東西,無法想象他是怎麼走過來的啊。到了接待站(人民公社或場、鎮革委會臨時辦的,專門接待紅衛兵—毛主席派來的客人),吃飯、燙腳、打開鋪蓋卷睡覺。脫掉解放鞋燙腳時,才發現腳上打起了幾個大血泡,痛得喊爹喊媽,用針刺破、擠血水、上藥。完了倒頭進入夢鄉,滿身的串聯蟲(蝨子)都顧不上去捉。年輕人,累了一天,瞌睡好。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而祖鏡公們卻沒有這麼好的福氣。浩浩蕩蕩的移民大軍,走在山路上。“扶老攜幼,千百為群,到處絡繹不絕。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廟、巖屋(洞)或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鍋,拾柴作飯。遇有鄉貫(當地的同鄉人),便寄住。寫地開墾,伐木支椽(房梁),上覆茅草,僅避風雨……”。在山路邊臨時搭個茅草棚棚,遮風避雨而已。

“天無三日晴”的貴州,氣候多變,冬天也有時突然雷鳴電閃,大雨傾盆,更多的時候天一陰,下起鵝毛大雪,冰凍封山。山路一旦結上了薄薄的一層冰,(當地人稱“桐油凌”),就慘了。躲在這種路邊臨時搭的茅草棚裡,進不能進,退不能退,陷於飢寒交迫的處境。只有等到太陽出來,或大風颳過,冰雪融化,才能繼續走。有的老人、病人拖不下去,倒斃路旁,只好就地掩埋,等入川安頓好後,再來取骨遷葬。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祖鏡公們吃的可能是乾糧。什麼乾糧呢?現已不得而知。肯定是能一兩個月保存不壞,又很容易煮食的快餐。我大膽猜,是不是我們五六十年代家裡還在吃的傳統“快餐”——炒麵?這東西就是把米磨成幹米粉,放到鍋裡用少許菜油炒成金黃色的熟乾粉。要吃時,開水一衝,攪拌成黏糊糊,加點鹽或糖就可填飽肚子了。我們現在還在吃的黃粑、粽子呢?是不是祖鏡公們一路帶到四川來的?

瀘州百家姓源流考:堪比“長征”的瀘東羅氏先祖入川軌跡

為了補充長途跋涉、大量流汗所消耗的鹽分,隨身攜帶點鹽,是必不可少的。而最方便不過的是,帶上普通農家醃製的臘肉、鹽蛋。四川著名作家艾蕪在自傳體小說《我的幼年時代》中說,他的先祖在上川路上,“沿途沒有什麼好東西吃,同時也缺乏鹽,一塊泡得很久業已黃白不分的鹽蛋,每頓飯取出來,拿筷子尖沾點鹹味嚐嚐,就這麼樣一塊鹽蛋在路上吃了一個多月”。好多民間傳說,都說他們的祖先,只帶了個鹹蛋,就要吃到四川。只帶了一袋白米,也要走到四川。

經過近兩個月左右的苦行,他們終於到達瀘州東部的鳳儀鄉(今雲錦、立石一代)五通場!等待著羅氏族人的新的征程則又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