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心理与社会学院研究生,INFP&INFJ灵性成长同修者。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要到国外去,临走之前,将他的三个仆人叫来,将财产委托他们保管。 主人给了第一个仆人5个塔伦特(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2个塔伦特,第 三个仆人1个塔伦特。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5个塔伦特做买卖,又赚了 5个塔伦特;第二个仆人 用2个塔伦特做生意,也赚到了 2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则把1个塔伦特埋到了地下。

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5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5个塔伦特来见 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5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 5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 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样,拿到2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2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 你交给我2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 2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 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1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 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家伙,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 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洗 ‘‘夺下他的1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 5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10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以上的故事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的出处。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就是让富有者更加富有,让贫穷者更加贫穷。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又称两极分化现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表面看起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但是实则它只不过是“平衡之道”的一极。这种规律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已经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马太效应”正是老子思想中的“人之道”思想,而“天之道”可用国家整体意志来比喻,国家意志表现为削弱范围内强的个体,补足其他弱势个体,两者正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其思想先进性远超《马太福音》中的这句话,甚至其出现之早比耶稣基督诞生还要早500多年。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甚至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简直就是强盗逻辑。直到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 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人们才惊醒:原来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 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名声在外的人,更容易出名; 大企业可以尽情地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容貌漂亮的人, 更容易引人注意,还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朋友多的人,更有可能结交更多的人。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主要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据说,某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几位知名评委瓜分。

马太效应”的出现实质是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震荡;它造成了局部的繁荣,却扼杀了作为整体的教育的生命,就像癌细胞的过度繁殖必将危及到作为整体的人的生命,而人生命的丧失却又使癌细胞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最后也必与个体的生命一起消失,连局部的繁荣都将不可得。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从学习成绩看,成绩好的学生能 考上好高中,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容易考上好大学’毕业求职也更加容易;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能上普通高中,考上好大学的概率要低一些,毕业求职也会受到影响。再从性格看, 有自信的人和没自信的人结果也不一样。前者敢争天下先,不但获得的机会比别人多, 还会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处境也越来越好;后者处处退缩,不但捞不着什么好处,反而 处处受限,慢慢地,其性格会变得更加自卑、自闭,甚至自暴自弃,处境也就越来越差。

在家庭教育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当一个家庭有几 个孩子时,那些被父母赏识、受青睐的孩子容易滋生自负自傲、孤芳自赏的不良情绪, 从而脱离群体,有可能成为群体中的“孤独儿”;而那些不被赏识的孩子容易产生怨艾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丧失自我发展的最佳心理环境,并造成父母与子 女之间的情绪对立。此外,有的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也容易使男孩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女孩产生自卑感,得不到良好的自我发展。为了避免“马太效应”对孩子的消极作用,父母应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以避免这种不公正现象的产生。

作为父母,老师,要懂得什么是马太效应,这种效应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做到公正地对待孩子!我们应该让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但是老子也说“人之道”是和“天之道”是相反的,国家需要出面来规范教育中偏差行为。没有国家出面来规范,调整失衡的状况,没有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是很难在教育领域自发地减少马太效应的!还有,如果把孩子家长也算作一种职业的话,如何做一名好家长,是不是应该也得有国家政策来规范呢?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从直播和抖音中走出来,去做一些好人好事,走近别人的故事,用手上的手机和专业设备传播爱和善,为社会营造公平正义的生活环境。为他人,也为自己。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每个孩子,,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受到公平的对待,都可以抬起头来走路!

马太效应让多少孩子都无法抬起头来走路!大人们请公正对待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