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幼儿园民办、公办概念,治理“无证园”,副市长王宁提出这些举措

淡化幼儿园民办、公办概念,治理“无证园”,副市长王宁提出这些举措

今天,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做了关于“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议案办理情况暨学前教育供给保障情况的报告。

王宁提到,北京今年将推动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同时,在学前教育职称评价中将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还将淡化幼儿园公办、民办概念,实现同价同补助。

具体情况如何,知道君(xjb-jingshier)带大家了解一下。

今年将治理200多所无证幼儿园

知道君(xjb-jingshier)从会议了解到,北京市今年将至少推动200多所无证幼儿园的治理工作,并准备通过新建、改建、扩建158所幼儿园的方式,完成新增3万个学位的任务。

王宁介绍,截至4月底,今年治理的无证幼儿园中,已审批3所;正在审批中6所;基本具备审批条件、正在整改中的18所;具备社区办园点条件、已完成整改、正在备案中的7所;正在整改拟转为社区办园点的182所。

据了解,2011年起北京已经推进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增加学前教育学位约17万个。

淡化幼儿园民办、公办概念,治理“无证园”,副市长王宁提出这些举措

为解决新一轮学位缺口问题,市政府在保存量的基础上,通过扶持新建、改建、扩建、以租代建、举办社区办园点等方式,公办、民办并举,不断扩增学前教育学位资源。2018年,全市拟通过新建、改建、扩建158所幼儿园,完成新增3万个学位的任务。

截至4月底,9所幼儿园已经开班招生,涉及学位2110个;27所幼儿园已完成装修改造具备招生条件,涉及学位4750个;48所幼儿园正在施工中,涉及学位11800个;74所幼儿园正在前期协调中,涉及学位11802个。

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

王宁在报告时提到,北京坚持将师德放在学前教育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

王宁表示,针对学前教育管理问题,市政府对全市学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弱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专门制定管理意见,将各类型幼儿园全面纳入管理范围。

据他介绍,北京制定了学前教育全员培训规划,健全分层、分类及重点项目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今年内将完成对各类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同时,完善学前教师职称制度。提高幼儿园中高级职称比例,打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系列,在学前教育学段增设正高级教师职称,将非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园、民办园教师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坚持将师德放在学前教育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

淡化幼儿园民办、公办概念,治理“无证园”,副市长王宁提出这些举措

此外,为了维护幼儿园安全,由公安部门统筹建立健全幼儿园法制副园长制度。

“建立公安、教育、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之间幼儿园安全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工作机制,建立幼儿园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机制,由公安、教育、卫生计生、妇联、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士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妥善处理幼儿园安全事故,建立受理、调查、伤情鉴定、处置协商与执法机制,确保未成年人权益和身心健康。”王宁说。

淡化幼儿园公办、民办概念,实现同价同补助

王宁还在报告时提到,北京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方面,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淡化公办、民办概念,突出公益普惠。

他解释,学前教育是公共服务,是教育事业,其基本属性是公益性。目前,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是普惠制,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举办。普惠制是政策导向,只要符合办园条件,所有办园主体都可以自愿选择办,所有办园形式都可以办,政府不包办,也不强制办。

“普惠制不排斥多样性,我们积极鼓励社会或市场满足多样需求,政府将根据《民促法》分类管理,差别化支持。”王宁强调,“普惠制也不意味着低质量,未来,所有普惠性幼儿园都将逐渐实现‘四同’:质量相同、价格相同、补助相同、教师待遇相当。

淡化幼儿园民办、公办概念,治理“无证园”,副市长王宁提出这些举措

据了解,在具体扶持与保障政策上,北京市政府按照统一办园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财政补贴的“三统一”原则,坚持一视同仁,对执行政府限价的普惠幼儿园,不分公办民办,均提供财政补贴扶持。同时,提高补助标准,将非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普惠公办幼儿园生均定额标准由每个学生每年3600元提高至8400元或12000元。

图片来自网络

淡化幼儿园民办、公办概念,治理“无证园”,副市长王宁提出这些举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