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梔子淡淡香(作者:夢迴徽州)

轉瞬,時光進入了六月的仲夏,那輕暖淺夏的芳菲從身旁倏然而逝,美好的季節總是那樣短暫,還未體驗就成了風乾的記憶。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梅子預黃,雨季來臨。夏日天氣,陰晴難料,時而大雨滂沱,池滿塘溢,溪流飛瀑,江河咆哮。時而晴空萬里,天高雲淡。溪水叮咚,撥響夏日琴絃;鳴蟬高歌,開啟盛夏帷幕;螢火點點,迷幻夏夜神奇;瀟瀟雨歇,抬望眼,青山滴翠,煙霧飄渺,草木蔥蘢,枝繁葉茂,樹影婆娑。

滿眼綠意,風光旖旎。大自然確實有巧奪天工的安排,喧鬧的盛夏,用養眼的綠色,一抹清爽的涼意,撫慰了焦躁的靈魂。炎炎的夏日,群芳紛紛隱退,潔白的茉莉梔子登場,在濃濃的蒼綠中,把清香散播,讓混亂的思緒迴歸清寂。

梔子淡雅素靜,花瓣純潔,如凝脂般嬌嫩。人工培育的梔子花,枝叢葉濃,花繁香重,花朵大,重瓣,香味郁烈。“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孤姿妍外淨,幽馥暑中寒。”(楊萬里·《梔子花》)。

而我,更喜歡的是家鄉野生的梔子花,枝幹清瘦,花瓣單調,只有五瓣,花朵羸小,其貌不揚,靜靜開於樹蔭和竹林間。伴隨晨露和暮靄,靜靜地綻放,香氣四溢。

彼時,居於偏僻山村的父老鄉親,在這仲夏忙碌的季節,早出晚歸。晨吸清幽精氣神,暮帶花香疲憊消。只有晚飯後,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才能安歇。稻場上,逍遙的蒲扇,燃燒的艾把,低矮的板凳,攤鋪的涼蓆,一群群男女老少,擇趣而居,距稻場最近的大叔家,早早燒好開水,沏好大罐的茶水放於門前石級,兩隻竹杯,讓納涼的鄉親自取自飲。茶,是自家的老片茶,味濃消暑。自約成俗,每天納涼的父老相親都會自覺地挨戶帶來茶葉、老樹根柴禾。燒水的大叔最愛講的就是,今天是哪家茶葉,嚐嚐味道怎樣。其實,誰都知道,一個村,一座山,一塊地的茶葉,味道一樣,只有火候不一樣,香味輕重濃淡而已。

夜色漸漸瀰漫,晚風緩緩吹拂。曉晝見長的夏日,鄉親們也雖然沒有放慢的腳步,但心卻很沉靜,誰都明白夏日裡流多少汗水,秋天就有多少收穫。晚上納涼,其實也在安排明天的農活,協商幫忙的,討論收割的,怎樣施肥播種。孩子嬉戲,大人交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雖然物質清貧,可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希望,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憧憬,心中都有一個開滿鮮花的庭院在不遠的將來等待著。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和改變貧窮,生活平靜踏實。

而今這早已成為思念深處的記憶,這種思念,對一個長年漂泊的遊子,就是那一株株野生的梔子,清香不輸人工培育的梔子。低調靜心,內斂樸實,當花瓣凋謝,每一朵花都會結出一顆梔子,在秋天用厚重的橙黃梔子昭示生命的內涵和豐盛。細水長流,從容淡定才能走得遠,生命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人工培育的梔子,努力把花朵裝扮的妖嬈嬌媚,讓濃郁的香味瀰漫空間。一茬接一茬,迷醉了炎熱的六月。六月的梅雨和暖風,豐潤了秧苗,蔬菜、瓜果。而美麗的人工梔子,把大好的時光輕易地放棄了,提前揮霍了今後美好的幸福,在應該拼搏進取的季節,只張揚著炫耀著華美的外衣,而忘記了充實自己的內涵。在收穫的季節,別的花草樹木果實累累,只有人工培育的梔子一地殘花隨風去,空枝蕭瑟秋風中。生命過程的缺失,是急於求成、急功近利讓生命變得漂浮和廉價。過度追求了虛無的表面風光,而沒有注重生命的質量和意義。

生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每一點的積累都不會白費,都是生命厚重的沉澱。人生是一個自我展現的舞臺,沒有練好基本功,就想成為主角,這戲不會精彩。花瓣色彩豔麗的花朵,大多沒有香味和果實。參天大樹和棟樑也不是一兩年就長成,一年就成才的竹子,身軀被定格,幾年就枯萎。百年的松柏卻蒼翠依舊,虯枝接天,傲然天地間。

仲夏梔子淡淡香(作者:夢迴徽州)

仲夏梔子淡淡香(作者:夢迴徽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