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工業機械互聯新龍頭——天永智能

給父母送雙“閏月鞋”

在我的老家,每逢閏年閏月,有出嫁的女兒給父母送“閏月鞋”的民俗。

關於“閏月鞋”的事兒,母親說是聽老輩兒人說的,‘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鞋’和‘邪’是同音,大概有‘辟邪’之意吧。”“活一千”的說法固然誇張,但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卻是“閏月鞋”傳遞的一份兒女情。

網上搜索了一下。不曾想,送“閏月鞋”竟是我國多地的舊俗。例如,在江淮地區,每到閏年閏月,已婚女兒要給母親做閏月襪子、閏月鞋或做衣服。而在福建,則有“閏月飯”的習俗,也叫“六親飯”。每逢閏年閏月,父母、兄弟必須把女兒、姐妹請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時,由父母把嫁出門的女兒請回家中。父母不在世的,則由兄弟把嫁出的姐妹請回來吃一頓“閏月飯”。

做閏月鞋的習俗起始年代已無據可考,但民間忌閏月年古已有之,認為閏月年是多事之秋,對長者不利。鄉下有“閏月年,留娘年”一說,認為閏月年是對母親的身體安危至關重要的年份,兒女們應格外引起重視。出嫁的女兒,必須於閏月前給母親做一雙鞋讓她穿上,方可使母親平安地邁過這道坎兒。

20世紀80年代,農村因為經濟困難,賣鞋的也少,女兒給父母送的“閏月鞋”大多是親手做的。當年對於我姑姑來說,做鞋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年逾60的姑姑,只怕一輩子也沒做過多少雙鞋。聽我母親說,姑姑在當姑娘時,就很少動針線,因為奶奶的針線活不行,自然也不會教她學做。母親過門後,一家老小的衣服鞋子基本全靠她。姑姑後來在村印刷廠上班,更是沒有做針線的時間。姑姑給爺爺奶奶做的第一雙“閏月鞋”,是在母親的幫助下完成的。

做一雙手工布鞋,大抵需要四個步驟。首先是“抿被子”,在豫西地區叫作“抿葛白”。把舊布用漿糊一層層地粘在一起,最底層鋪上報紙,粘好的“被子”鋪在板子上,等晾乾後揭下來備用。

給父母送雙“閏月鞋”

接著是“做鞋底”。按照“鞋樣”把乾的“被子”裁好,多層疊加後,用麻繩或線繩納起來。講究的人家,還要把鞋底用白布條分層包一圈,做成“千層底”。更有用綵線把鞋底納出圖案的,簡直就是工藝品。剛開成的底子厚,用大針很難直接穿透。“納鞋底”時,做鞋人就在中指上套個頂針,用於借力。我記得小時候母親常在冬天做鞋,她的指頭上總纏有白膠布。

然後是“縫鞋幫”。如果說“納鞋底”是力氣活,那“縫鞋幫”就是技術活了。“鞋幫”也有“紙樣”。手巧的婦女能夠剪出多種鞋樣,像鬆緊口鞋、老虎頭鞋、麵包鞋、扎氣眼繫帶鞋、帶袢兒鞋、方口鞋,等等。做鞋幫需要先裁樣後粘,最後縫合起來。最表面的那層布既要好看,還要耐磨。我小時穿得較多的,是條絨布鬆緊口鞋和燈草絨帶袢兒鞋。母親要麼專門到集上扯鞋面布,要麼用給我們做衣服剩下的布頭裁成鞋面。

給父母送雙“閏月鞋”

最後一個環節是“上鞋”,就是把鞋底和鞋幫縫在一起。布鞋越穿越松,因而鞋幫會比鞋底稍緊一點兒,“上鞋”時需要在裡面用東西撐著。如果做的是扎氣眼繫帶鞋,還要加上“扎氣眼”的工序,而帶袢兒鞋則需要在一側縫上紐扣。

如今,做手工布鞋的人越來越少,這種技藝不知將來會不會失傳。前一陣我去延安學習,看到在景區附近的商店裡,在賣黑條絨千層底布鞋,一雙鞋售價80元。真是物以稀為貴!

我和妹妹都不會做鞋,送給父母的鞋,自然都是買的。妹妹在老家,每逢閏年閏月,不光給父母買,還要給奶奶和二叔準備。我也多次給他們買鞋,只是不去擇日子。

最近幾年,一些商家巧打“孝心牌”,促銷“閏月鞋”。在我看來,只要孝心在,“送什麼、何時送”都可以。重要的是,做兒女的要讓孝順父母、反哺報恩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代代延續。這樣,送給父母的“閏月鞋”,就不是隻在閏年閏月才能穿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