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投放地鐵廣告、承包戶外大屏、買莊園、送星星……

以上種種“土豪式”應援“行為,在刷新路人三觀的同時,也讓不少人感慨粉絲們的凝聚力與執行力。

2018年,行走在潮流尖端的粉絲們愣是生生給粉絲文化、應援文化開闢了一條“接地氣”的新路子——土味應援。為了像世人安利自己的偶像,粉絲們從來都用心良苦。

土味應援,論粉絲們的腦洞有多大?

粉絲們給偶像送應援禮物早是司空見慣,但是土偶小哥哥們的粉絲們愣是拉開了土味應援的大幕。

在《偶像練習生》節目錄制期間,導演組不讓粉絲們送太珍貴的東西,於是蔡徐坤收到了西瓜和襪子,畢雯珺收到了好幾副對聯,視糖如命的靈超弟弟喜提“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在節目收官之後, Nine percent遠赴北美進行集訓,結果九個人在洛杉磯落地的時候,有近萬人出來接機,場面一度不可控制。不僅團隊成員接連上熱搜,連粉絲們的土味應援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蔡徐坤,出來幫你還三億”“陳立農,出來幫你補作業”“範丞丞,出來請我們吃橙子”“黃明昊,世上只有媽媽好”“朱正廷,出來給你買GUCCI”“王子異,出來還錢”“王琳凱,出來幫你洗衣服”“林彥俊,再不出來踩你鞋” “尤長靖,換頭像”……九位小哥哥們的粉絲土味應援口號喊的震天響,你們真不給小哥哥們留點面子的嘛!

如果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那肯定是太天真了。《創造101》的出現,小姐姐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已經出過道的吳宣儀,外出之時收到了粉絲們送的紫菜,一夜火爆全網、“菊世矚目”的王菊,收到了偌大的一棵發財樹……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對於粉絲來說,奇葩的禮物能夠吸引偶像的目光,甚至能博君一笑,何樂而不為?蔡徐坤吃著你送的西瓜,穿著你送的襪子,畢雯珺貼著你送的對聯,靈超做著你送的補習題,王菊用心栽培著你們送的發財樹???這畫面雖然過於美好,但這裡面飽含了粉絲們的用意。以王菊的發財樹為例,它的花語是財源滾滾、前程似錦,這是粉絲們希望菊姐可以前途無限光明順利出道。另一方面,發財樹的生命週期也比一般鮮花要長,這也正符合了菊姐參賽以來頑強的“生存”能力,相當適合王菊。

土味拉票,論有才還是你們贏

論才華,粉絲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土偶、鄉創培養出來的粉絲們,土味審美一絕。拉票海報,更是“尬文采”的段子手們的兵家必奪之地。

《偶練》播出期間,“土味應援”小廣告在微博和很多學校的張貼欄廣泛流傳,其顯著的特色就是用土氣的街頭小廣告排版加上押韻的應援詞,比如“一票快活似神仙,兩票美麗又天仙”“一張票,一世情”“一票提神醒腦,兩票長生不老”,還有最經典的“XXX的女人不服輸”“救救孩子吧”等等。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在“不少女”的王菊引起全民狂歡中,固然王菊本人的性格圈粉,又善於言談,更善於靠自己的魅力收服人心。但同時,她的粉絲們也不得不提:王菊的男粉叫做“陶淵明”,因為一句“採菊東籬下”;女粉則叫做“沈眉莊”,因為《甄嬛傳》中梅莊居住的寢殿喚作“存菊堂”。相信你們已經在朋友圈見證了“陶淵明”和“沈眉莊”們整齊劃一的打call標語: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這年頭,粉絲們都能一戰成名,更何況被這些粉絲擁戴的偶像們呢?

誰說追星都要高逼格?簡單粗暴易傳播

比起高大上的應援,接地氣的宣傳才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粉絲們眼中,他們現在的粉的小哥哥小姐姐的人氣都還不夠,所以他們的訴求非常簡單,用接地氣的方式給大家留下好印象,博取路人們的同情,以便於“路轉粉”。有人說,粉絲們做的應援海報,就和大字報差不多。但這些看似潦草、雜亂的海報背後,既有人設,又有號召,還能留下懸念。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還有粉絲們想出來的各種土味口號,本身讀起來朗朗上口,詞語押韻,很容易被記住並說出,同時這類內容,在情感上偏於娛樂詼諧,會給人帶去輕鬆的感覺,更容易被受眾脫口而出,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場景。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所以,土味追星只是一種策略方式,這樣才能幫助偶像博眼緣。

土味追星,其實是粉絲的真情實感

傳統的明星是遙遠而高高在上,粉絲更多是通過電影、電視劇、唱片來了解他們,無論是在演唱會現場被鐵柵欄跟偶像隔著幾十公分尖叫,還是對著PC顯示器舔屏,偶像和粉絲之間的距離感始終無法消除,親近的慾望無法完全滿足。但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彼此間看不見的那道牆,給偶像養成模式中提供了偶像與粉絲互動的重要媒介。

菊勢大好!這屆粉絲扛起了“土味追星”的大旗

即使我沒法土豪追星,不能送奢侈品,但我可以花時間幫你去拉票、換票,為你投票打call,能見證你的出道成長。對粉絲來說,會有一種“自己捧紅了偶像”的成就感。

偶像養成文化,不單單是個偶像培育的過程,更是讓粉絲良性參與的過程。更能加深粉絲與偶像的情感連接。不管是土豪式追星,還是土味追星,背後都蘊藏著粉絲們的顆顆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