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將救治四千餘名農村貧困大病患者

8日,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為進一步推動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今年7、8月份我省將集中開展主題為“提質控費,關愛健康”的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服務月活動,預計集中救治4000餘名罹患24種重大疾病的農村貧困大病患者。

據悉,該活動作為本年度健康扶貧的重要任務,將在常態化救治的基礎上,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救治一批罹患24種重大疾病農村貧困大病患者。按照“基層篩查、縣級轉診、定點救治”的要求,建立並鞏固便捷、暢通的轉診渠道;定點醫院進行集中管理、統籌安排,按病種實施集中收治,實行單病種付費,並充分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保障作用,最大限度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按照要求,各地要在“協議化”管理的基礎上,推行定點醫院“一站式”結算,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服務,減輕貧困患者就醫經濟負擔。對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參保貧困患者,要按照省衛生計生委、人社廳、扶貧辦、民政廳聯合印發的《山西省農村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工作方案》,實行“先診療,後付費”,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付醫療費用。針對定點醫院多為三級醫院、基層貧困群眾就醫不便的問題,全面梳理縣級醫院和上級定點醫院分工協作情況。對仍未建立轉診渠道的,要依託醫療聯合體、對口幫扶等縱向協作關係,積極協調、推動簽訂雙向轉診協議,落實連續性醫療服務。省、市定點醫院要結合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做好和縣級醫院、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對接工作,為救治對象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實現便捷、有序轉診。

此外,還要求各定點醫院設置相對固定的“扶貧專用病房”,配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積極、有序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定點醫院要優先選擇基本醫保目錄內的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的診療技術和藥品、耗材等,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服務月”活動結束後,要按照已建立的大病救治機制繼續實施推進,保證“工作不斷線”。(記者 薛琳 通訊員 劉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