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敘利亞戰爭以後,北約與美國為何漸行漸遠?

對於近年敘利亞危機而言,北約的態度是比較曖昧,立場是太願意跟隨美國推倒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這在伊核協議,耶路撒冷問題和對俄態度問題上,已經非常明顯了,除了英國,歐洲多國並不願意在敘利亞問題上為美國出力,說白了是因為敘利亞倒臺之後,歐盟獲得的實際利益很小,且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解析:敘利亞戰爭以後,北約與美國為何漸行漸遠?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敘利亞的穩定符合歐盟的利益

1946年聯合國將大敘利亞地區交給法國管理之後,法國利用民族隔閡成功分裂成了黎巴嫩、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並在這些地區實行壟斷化的資本投資,且在文化方面,由於法國長時間的滲透,這地區的民眾對法蘭西持認同感!如果徹底洗牌敘利亞政局之後,以特朗普的脾氣,無論是基建重建、政權控制和能源融資,歐盟是撈不到好處的,甚至惹禍上身。所以北約是不願意跟隨美國洗牌中東。

解析:敘利亞戰爭以後,北約與美國為何漸行漸遠?

其次、中東是歐盟重要的能源基地

《伊核協議》的鬆綁使得伊朗參與能源貿易正常化,伊朗的大量原油出口,拉低了全球原油價格,這對於能源匱乏的歐洲國家來說是巨大的紅利。一旦敘利亞洗牌引發伊以爆發大規模衝突,那麼歐盟的能源又只能依靠俄羅斯和美國控制下的沙特和伊拉克等國。但單靠俄羅斯的石油是無法滿足歐洲的需求,加上歐洲不願意被俄羅斯左右,所以,保持油價低和進口國多元化,是歐盟的首要考量。

解析:敘利亞戰爭以後,北約與美國為何漸行漸遠?

再次、特朗普失信於盟友

特朗普自上臺後,推行"美國優先"政策損害盟友利益,漸漸失去信任。為了以色列的核心利益,特朗普不惜在聯合國冒天下之大不韙,給盟國領導人在國內造成巨大的輿論壓力。為了推翻敘利亞,特朗普對於庫爾德人的支持,犧牲了一直殷切表忠心的土耳其的核心利益導致土耳其倒戈投向俄羅斯。在伊核協議問題上,特朗普為了以色列,不顧歐盟的意見,悍然退出《伊核協議》。特朗普這些種種行為實在是令盟國難以接受!

解析:敘利亞戰爭以後,北約與美國為何漸行漸遠?

因此,敘戰之後,北約與美國已經是漸行漸遠。例如在G7峰會上,特朗普遭到集體聲討和冷遇,所以在此番情況下,北約一定不會再跟隨美國一意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