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千年变迁

长安:千年变迁


1 汉长安城实测周长25700米,总面积36平方公里,基本呈正南北方向。由于宫殿修筑在前城墙修筑在后,同时北部受渭河河道的抑制,因此除东墙比较平 直以外,西、南、北三面城墙多有曲折,从而使汉长安城平面形状类似天上的南斗星和北斗星,故而又有“斗城”的名称。如今,如果驾车经城西快速干道出西安市 时,在通过收费站[未建成]后上陇海铁路高架桥路北所见到的高墙即为汉长安城墙。保存相当完整!而墙后远处所能看到的高大土丘即为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 址。为西汉名丞萧何主持修建。

2 现在的西安西三环北段从过三桥高架桥后大致开始就从西汉时期的汉长安城与建章宫之间穿过。在经过石化大道高架桥时路东侧的建筑后面就是西汉时 期的“西市”遗址,而路东的仿古门楼所在地大约就是西汉时期汉长安城西城墙最北面的“雍门”。进入该门后东行大约一公里的万亩桃林所在地便是当时的“东 市”遗址。

3 隋代,当时在藩的唐高祖李渊的宅子就在如今西安市友谊西路边家存十字东北方向。现在是陕建集团的家属院。而隋炀帝在藩时所住的宅子与李渊旧宅隔“通化”坊相望,隋炀帝在藩时的宅子在如今西安市友谊西路与朱雀北路十字东北方向西后地附近。

4 隋代长安城内已有东、西两市,只是当时西市称为“利人”市,东市称为“都会”市。

5 唐长安城外郭城东城墙北起如今的省金属结构厂,向南开始大致在如今的东二环西大约三百米与东二环平行。在今“金花”饭店西筑“通化”门;在今 咸宁东路交通大学附近筑“春明”门;在今西影路铁路庙村附近筑“延兴”门,至今曲江乡附近折向西,为唐长安城外郭城南城墙。在今翠华路植物园南陕师大后门 附近筑“启夏”门;经今陕西师大与西安外院间道路至今明德门小区筑“明德”门;再向西至今北山门口村筑“安化”门;与今电子西路大致叠压至今木塔寺村西后 折向北,为唐长安城外郭城西城墙,与今唐延路大致叠压。在今大唐屏蔽词语公司东北筑“延平”门;至今南二环与西二环转角处筑“金光”门;至今土门工人俱乐 部处筑“开远”门;再向北,过今陇海铁路线大约四百米折向东,在今丰禾路、自强西路、自强东路北与以上三条道路大致平行,为唐长安城外郭城北城墙。其间筑 “光化”“景曜”“芳林”三门,为北城墙西侧三门。在今工农路西开始为宫城禁地。自西向东分别筑“玄武”“安礼”“玄德”“兴安”“建福”“丹凤”“望 仙”“延正”共八门。其中“丹凤”门为唐大明宫正门。“丹凤”门遗址大致在今二马路与革新街十字南,为现代建筑所叠压。

6 唐长安城中轴线中太极宫的正门“承天”门遗址大致在今莲湖公园南墙外侧。

7 闫立本的宅子大致在今西工大附中校区东侧。

8 太平公主的宅子大致在今劳动路与丰庆路十字西北侧一汽配市场后。

9 褚遂良的宅子大致在今文艺路与体育路十字向东左邻右舍地产大楼附近。

10 今书院门仿古街在唐代时自西向东至今端履门依次为:太庙、中宗庙、文献皇后庙。

11 今钟鼓楼广场至市公安局在唐代为尚书省所在地。

12 东大街:为钟楼至长乐门,长2150米。隋开皇二年建新都大兴城,此街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景风门街。景风门遗址在今炭市街 南口东侧。唐末,长安城毁,佑国军节度使韩建缩建长安新城,新城东西两侧筑万年,长安两个县城,成为母子三城拱卫之形制,此街分为城内外两段。城内至元代 仍称景风门街。城外为万年县城北门外横街。因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商贾云集,宋金时期这一带名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市。明初扩大西 安府城,拆景风门东移1300米建东门,始统名东门大街。利用元奉元城东北隅建秦王府,今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线筑秦王府萧墙,萧墙内为王 城,俗称皇城,将此街包入王城内。清原王城改为八旗驻防城,俗称满城,此街又称顺城街。街西端即钟楼东门洞,亦即满城西南角门。辛亥革命,新军即由大差市 东薄弱处攻入满城。民国二年九月,张凤翔督陕,拆满城,利用赈陕款对此街大加修筑,取名中山大街。1953年部分拓宽,改名东大街。

13 南大街:钟楼至永宁门,长670米,宽60米。最初为隋唐皇城安上门街。当时宽90米,两侧栽植槐树,并砌水沟。因南端有皇城南墙东门安上 门故名。路两侧有尚书省六部衙署,门内东侧有斗鸡场,今演化为大吉厂巷,宋之问有‘日晚斗鸡场,经过狭斜看’句。今大吉厂古乐社仍流传着唐代的鼓乐。宋至 元仍称安上街。明初改筑南门,朱元璋钦定永宁门,意为南方永远安宁,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今永宁门瓮城外墙无正门。此街也就称南门大街。明清时是西安最繁华 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积水成河,人不能过,戏称滴水河。民国初年改称南大街至今。

14 南广济街:位于西大街中段南侧。北对北广济街,南至南院门西口。为唐长安城承天门街的一段。宋长安志有‘承天门街东西广百步,南出皇城之朱 雀门’曾是长安最宽的大街。元代称药市街,为中药集散地。明清时,北段称南广济街,南端称五味十字,以中药配方重视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国初年为银号 钱庄集中地。

15 书院门:位于南门内东侧,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 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 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于佑任曾住32号。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

16 三学街:位于文昌门内西侧之南。东起柏树林西至书院门。唐代这一带为太庙,唐末太学迁至此。前院为孔庙,门前数株古槐为当时所栽。宋金时 唐太学改为京兆府学,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学和管理考试的机构贡院及管理人事的机构提举司相邻,表明府学明确的目地性。县学是县级学府,始于宋金。明代前 长安县学在西关,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县衙西侧,万历九年移于府学西侧,今县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学东侧。后来门前形成三条南北小街,称为府学巷,长安学 巷,咸宁学巷。此街因北侧有此三学,改称三学街。唐代的孔庙即现在的碑林。

18 马厂子:位于东大街中段南侧。南至东县门接东仓门。唐代,京兆驿站是全国最大的公文邮件和官旅护送机构。街南端所对市第八中学院内,尚有唐 代所刻青石马槽。唐代以后至明清,经千余年,京兆驿名称不改,仍为中国西部最大驿站。此街两侧为驿站喂马处,故称马厂子。

19 新城广场:为于市中心偏北。原为唐长安皇城东北隅,宋为京兆府城东北隅。元为中央驻地方监察机构台察院,明改建为秦王府。明末为李自成的顺王府。清出改为八旗校场。1926年庆祝西安解围改称红城。1950年南部辟为广场,延续至今。

20 案板街:元代称南巷。清顺治年间因有售案板店铺而改名至今。

21 炭市街: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街。后因商而声名大振并得名炭市街。1927年拓宽。解放前为干果海味市场。现多为副食品。1989年建门牌楼。

22 南新街:明为秦王府南门端礼门至萧墙南门端履门的大街。北端王府门两侧城墙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所铸铜狮一对。明崇 祯十六年李自成占领西安此处为顺王府前门。1645年清军占领西安将顺王府拆毁。原秦藩故府贵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园南门内,门前铜狮则移往城隍庙 前,今碑林博物馆,原府第毁为八旗校场。1927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为今名。

23 后宰门:明代秦王府北门广智门北。有专管王室衣食供给的机构,称为后宰。此街东段与北新街相交十字称为后宰门。清初满城西墙北段新开一个城 门名新城门,此街名新城门大街,后从习惯仍称为后宰门。通济坊 1936年在西安拥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通济信托公司在这里开拓街道,大量建房。临北大街建成 四层钢骨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楼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楼。1949年后为市百货公司批发部。

24 韩森寨:因有韩森冢并为近郊最大的坟冢。相传明代在冢旁驻军而得名韩森寨。水经注图。?核?篇曰,冢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汉武帝征和二年 发生了历史上罕有的冤狱治巫蛊狱。武帝梦见被木人围打,以为有人在咒他。便派江冲之治巫蛊狱。由于江冲与太子刘据平日有隙,欲诬陷太子,在搜宫时太子被迫 杀死江冲,起兵据守长安,血战五日,后兵败逃于湖县而死。武帝孙刘进,即刘据之子也死于乱军。武帝临终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对死者起冢追葬。史称刘进为 皇孙,冢称皇孙冢。公元前74年刘进之子刘病已继位,是为宣帝,追封其父为悼皇帝,母为悼皇后[坟冢位于今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公园内]。皇孙冢能见宣帝杜 陵便是。

25 今西安西边三桥镇因西汉时期在当时的渭河之上飞架有东渭、中渭和西渭共三桥,而得名至今。

26 今西安红埠街在唐代为唐长安城宫城的南城墙。唐末城毁,沿城墙两侧居民长久沿城墙之上行走,久而久之城墙消失街道形成,因城墙土质为红色故得名红埠街。

27 如今的古都新世界大酒店西南侧有一寺庙,为长安:千年变迁 时太宗李世民为其母礼佛而仿建的五台山寺庙,因地理位置在其西,故有名西五台。

28 现西安渭河电厂所在地南侧大致为秦时期“兰池”遗址。西侧旁建有“兰池宫”,再西侧则为仿六国宫殿建筑群。

29 秦咸阳城遗址基本位于今汉长安城遗址正北方向。汉长安城地面遗址尚存,秦咸阳城却基本没有地面遗存的原因则是渭河河水不断向北侵蚀造成的结果。今渭河河道大致恰好从秦咸阳城正中心由东向西横穿而过。

30 如今的华县在西周时期称为“郑”,兴平市称为“犬丘”,长安区称为“杜”,兰田县称为“弓耳[为一个字]”,而“泾阳、高陵”两县地名当时就有。

31 西汉时期的“明堂辟雍”遗址位于今土门工人俱乐部北面西电公司厂区内。“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祭祀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地方。 “辟雍”及“明堂”外围围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雍”意则为完满无缺,圆形像“辟”,而“辟”则乃“璧”,“璧”为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 教化圆满不绝。

32 唐代名丞魏征的宅子在今东新街西安人民大厦内[原为长安城的设计建造者宇文恺的宅子]。

33 欧阳询的宅子在今红缨路内张家村派出所附近。

34 盛唐时期达官显贵较为集中的居住区域在今环城南路以南、长安路以东、太乙路以西、南二环以北。这一区域集中居住了如:安禄山、高仙芝、郭子 仪、杨国忠、马怀素等等当时的一批达官显贵。其中,安禄山的宅子大约在金雁塔路西瓦窑村东与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隔街相望。大将郭子仪的宅子与今友谊东路珠 峰宾馆隔街相望。杨国忠的宅子在今雁塔路路当中,大约在秋林公司与夏绿地歌厅之间。

35 今南门长安路至友谊路十字在隋代 路西由北至南分别为“兴道”“开化”二坊,路东分别为“务本”“崇义”二坊 在“兴道”坊内有“至德女 冠”观 大致在今西安电视台对面 在“开化”坊内有“法寿”尼寺 大致在今西后地小区内 隋炀帝在藩时也居住在那附近 只是应该再向东南几百米 而在“崇 义”坊内有“正觉”寺 大致就在今红会路[南郭路]与体育路之间连接的那条路[记不得名字了]路东一侧。 到了唐代 坊的名字还是沿袭了隋时期的名字 只是在“开化”坊内有了“荐福”寺 大约在今军区干休所内 而现今的荐福寺 也就是小雁塔 只是当时 荐福寺的一个浮图院 也就是塔院 而“务本”坊内则多了国子监和景云观 国子监大致在今新建的省人大大楼附近 景云观则在今仁义村内 “崇义”坊内多了马 怀素、崔元炜、苏勋、韦臣源的宅子以及“招福”寺和常平院 唐中后期还有了:进奏院、英王园 而“务本”坊也多了“先天”观 。

五代直到明 南稍门没有什么有记载的 至清代 南门外建了郭城 在今长安路西“长安城堡大酒店”和路东未建成的“太阳宫”建有东、西两个郭门 今红会路与长安路路口处建有南郭门 并在当时的南郭门内西北方向建有娘娘庙一座 。 至民国年间 南门外郭城还有城墙 但如今的围墙巷还在郭城西南墙角外 在今农业银行大楼附近有国民政府三局一所。

源自: 张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