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我和你的不期而遇

不知因何,我从小到大都不太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哪怕当年高考也宁愿冒着落榜的风险选择不服从分配,因为一旦考不上志愿上填写的学校,一般会被调配到师专。最终我被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录取,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从警。从警以后,从来也没有想过会再和“老师”这个职业发生交集,虽然这次不叫“老师”,统称为“法制教官”,但我内心深处的理解这就是一回事:教别人法律规范嘛,跟局里的法制培训一样。

教官,我和你的不期而遇

2月22日,我到训练支队四大队报道,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教官,用“震惊、飘摇”这样的词语形容一点不为过,心凉了也心虚了,团队组建、课程研发、形成合力谈何容易。

低下头,俯下身子,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硬着头皮走一段试试。可是当我真正走上这个岗位后,我发现自己对担任训练课程的法制教官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角度:成为一名法制教官,让我从完全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我在基层法制工作16年,以前承担的培训就是对全局或某一个部门来开展,我看问题多半是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到了训练支队后,我们有了团队,形成了合力,看问题更多是从长远看,未雨绸缪。

深度:以前的实战训练与执法规范在我看来是完全脱节的,是割裂开进行训练的,停留在浅表的程度:警务技能像体育课,更多的是技巧,没有法律规范,法制培训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而现在我们把实战素养提升与规范执法行为的养成固化融合在一起、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从而形成战斗力,课程设置有深度。

接受度:过去的培训是理论课让人昏昏欲睡,战术课让人叫苦叫累,如果不在实战中运用并检验,一段时间后又忘记得一干二净了。现在通过实景操作,民警在生动鲜活的实战中把枯燥的法律规范理解了、掌握了、运用了,像条件反射一样把规定动作变成规范动作,这就表明训练已经被认可、被接受。

教官,我和你的不期而遇

经过支队领导和团队负责人的不懈努力,这个团队从最初的一名专职法制教官,三名兼职教官发展到2名专职教官、5名兼职教官。既有一线法制部门的警务实战教官,又有训练支队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官;既有法制战线直接从事案件审核、办理、网上流转等一线执法工作的法制教官,又有全州纳入警务实战的专兼职教官,大家结合基层实际,各抒己见,不断完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经过磨合,整个团队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教官,我和你的不期而遇

我在这个崭新的团队里完全巅覆了过去的认识:它崭新,所以它充满活力;它崭新,所以它不畏风雨;它崭新,所以它举步维艰!我爱上了这个团队,为了一个法律适用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为了一次精彩呈现你争我抢;为了一个模拟法庭不断修改剧本,反复彩排;为了太多的为了,经常加班到与寂静的夜晚和虫鸣作伴。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在这个新的大家庭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除了开发《有话这样说——民警规范用语技巧》、《法言法语对抗训练》、《行政案件诉讼风险》、《警察出庭作证》、《警察出庭作证模拟法庭》、《单位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多门新课外,更是配合实战教官把警务实战与执法规范做到了真正的融合,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教官,我和你的不期而遇

任何新的事物总是要遇上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法制教官团队也不例外,因为兼职教官除了完成训练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在兼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供求矛盾,这使得兼职教官的选拔和聘用成为制约这个团队发展的最大因素,让这个团队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虽然辛苦的挣扎着,但我相信,只要团队不散,心气一致,我们就能向前迈进,为民警执法安全,为规范执法做垫脚石。

教官,我和你的不期而遇

蒙自市公安局 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