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普洱茶汤色为什么会浑浊?

今天就来谈谈普洱茶的汤色为什么会浑浊。从制茶工艺上来说,熟茶短期内汤色浑浊是正常的,但是经过长期存放浑浊是不正常的,因此,不是只要浑浊都是不好的熟茶,要具体看什么原因。

有的普洱茶汤色为什么会浑浊?

其实,影响茶汤透亮的原因有先天品质制作,也有后天储藏冲泡,我们还得分开辨别才能知道这款茶是不是“好茶”。

一,先天品质制作原因

1、熟茶起堆不久,未完全干燥

普洱熟茶发经酵完后,要求晾干,不可晒干、烘干、炒干。晾干的茶未经过紫外线或高温的作用,茶表面就会显得暗淡无光泽,冲泡的汤色也会浑浊,所以很多熟茶加工厂则会选择把新发酵的存放几年后再出厂销售。所以,茶汤会浑浊,可能是你喝到发酵出来不久,但是这样的茶长期存放后汤色会越来越透亮。

2、蒸压之后,存放时间过短

茶叶发酵过程会有微生物产生,且晾干熟茶,无论时间多久,茶叶色泽也会暗淡,这样的茶是不能直接对外销售的。茶叶加工厂就会选择高温蒸压的方式,一是去除茶叶表面的附着物,二是塑造各种形状。这样的方式会促使茶叶表面再次接触水分,短期存放,茶汤依然会浑浊。

3、存储不当,茶叶受潮

普洱熟茶要求在无太阳直射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中存放,这样放出来的茶香气纯正,滋味无杂味。如果茶叶在存储中受潮,致使水分超标,这样放出来的茶滋味有杂味,汤色也会浑浊,这种茶广泛存在于湿仓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汤色浑浊就成为否定一款茶的标准之一了。

有的普洱茶汤色为什么会浑浊?

二、后天储藏冲泡原因

1、仓储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仓储环境对普洱茶的陈化至关重要。若茶叶的仓储环境长期高温高湿,普洱茶的内部微生物会处于高速转化的状态中,同时还会产生其他霉菌,使普洱茶的转化过程非常不稳定,这样的茶冲泡后茶汤浑浊,口感欠佳。

2、撬茶

饼、砖、沱等形状的普洱茶,冲泡前都要进行撬茶这一步骤。若在撬茶时,撬茶方式不恰当,把茶撬的太碎。细碎的茶末融入茶汤中,会使得茶汤浑浊。

3、冲泡方式

如注水时水柱太粗、太高,都会把茶叶翻滚起来,此时茶叶中较小物质(例如茶毫)混杂于茶汤中,茶汤出现浑浊。冲泡普洱茶注水时不能过快,且不能直接冲击茶叶而是让水沿盖碗壁而下,出汤时也不能操之过急,以免茶叶碎末跑出。

有的普洱茶汤色为什么会浑浊?

茶汤的干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款茶的品质,不过我们首先得明白“浑浊”是怎么一回事,别“误判”了一款好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