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專訪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 談到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時他這樣說

人民日报专访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 谈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时他这样说

人民日报专访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 谈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时他这样说

駱惠寧: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6月考察山西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抓好紮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紮實做好“三農”工作、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民生保障、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五項重大任務,在山西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黨的十九大後,我們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持續在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全面覆蓋上下功夫,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三晉大地轉化為生動實踐。

舉辦4期省管幹部專題研討班,對縣處級以上幹部進行集中輪訓,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基層”主題宣講活動,使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深入人心。

出臺《關於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開展弘揚“紅船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政治觀,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

圍繞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山西篇章,明確了山西在新時代的前進方向和戰略重點。組織省市縣萬名幹部大調研,聚焦謀轉型、強黨建、轉作風、抓落實,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服務群眾。

近期由省委常委帶隊,就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重大要求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督導檢查,以辦好山西事情的實際成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駱惠寧: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山西省委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做到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推動經濟穩步向好“兩手硬”,團結帶領全省幹部群眾戰勝了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和經濟斷崖式下滑,全省內生動力、發展態勢和總體形象發生深刻變化。山西的重大轉折和進步,根本原因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根本保證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當前山西正處於“兩轉”後的爬坡上升階段,我們告誡全省黨員幹部保持清醒頭腦和定力,“治”不忘“危”、“興”不忘“憂”,以更勤勉的工作、更務實的舉措鞏固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態勢,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持久的風清氣正,努力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持久的強勁態勢。

駱惠寧:山西這幾年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賦予轉型綜改新的時代內涵,從解決制約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瓶頸入手,狠抓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有效構築起促進和保障轉型發展的體制政策“四梁八柱”,正推動轉型發展過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我們深知,山西發展相對滯後,主要是改革開放相對滯後。中央要求山西在2020年基本建立支撐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2030年基本完成資源型經濟轉型任務,時不我待。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轉型發展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狠抓國發42號文件的落實,用好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抓實抓好“轉型項目建設年”工作,推動國企國資、開發區、人才、科技管理體制、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重大改革往深裡走,完善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理念、內涵和舉措,使“以改革促轉型”成為基本路徑,使“以開放帶轉型”成為活力源泉,奏響新時代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最強音。

駱惠寧:山西前期改革試點成效只是長征第一步,我們要不斷增強深化改革的自覺,敬終如始深耕細作“試驗田”,一步一個腳印推動試點往深處做、細裡做。山西省委出臺“深化方案”,把著力點和落腳點放在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全過程領導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上,健全了分析研判本地政治生態狀況、聽取重大案件情況報告等機制。

目前,省市縣三級都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反腐敗領導小組,黨委書記既當“總攬領導”又當“一線指揮”,著力強化各級黨委的主體責任,支持和保障各級紀委監委履行監督責任,確保監察權規範高效順暢運行,不斷使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試點全面推開至今年3月,全省共運用“四種形態”處理27999人次、同比增長49.6%,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19211人、同比增長58.1%,移送審查起訴250人、同比增長163.2%,實現辦案數量和質量“雙提升”。

根據監察法有關規定,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依法聽取和審議了省監察委員會的專項工作報告,進一步凝聚了支持監察體制改革的共識。

加強市縣派駐監察和鄉鎮監察工作,著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突出抓好整治民生領域腐敗、扶貧領域腐敗、涉黑涉惡腐敗三項重點工作,依紀依法從嚴監督鄉村、街道等基層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讓人民群眾從深化監察體制改革中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日报专访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 谈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时他这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