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那些事兒丨“半邊天”撐起“幸福傘”

驻村那些事儿丨“半边天”撑起“幸福伞”

5月18日,筆者來到精河縣茫丁鄉城關村“城關村金針縫紉中心”,隨著縫紉機的轉動,眼見城關村的縫紉女工們正緊張有序地縫製衣服。門面的一側,整齊地擺放著時尚、漂亮的女性和兒童服飾。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和幫助下,原來留守在家的農村婦女們不僅學會了技能,還增加了收入,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

驻村那些事儿丨“半边天”撑起“幸福伞”

瑪依努爾·託呼提是該縫紉中心的一員,家裡僅有7畝地,生活較為困難,為了給家庭增加收入,每天來得最早、幹得最認真。

“原先天天在家做飯洗衣服圍著鍋臺轉,現在我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工作地點離我家近,平時能接送孩子上學、照顧老人,經常參加縣、鄉、村的各類文化活動,穿著自己設計縫製的衣服走模特秀,日子過的特別開心。”瑪依努爾高興地講到。

驻村那些事儿丨“半边天”撑起“幸福伞”

吐讓漢·賽大洪也是也是其中一位受益者,自去年在烏魯木齊參加縫紉技能培訓後,在縫紉中心也是技術骨幹了。

“丈夫常年臥病在床,以前日子過的緊緊巴巴的,去年工作隊派我們去學習縫紉技術,讓我在縫紉中心就業,現在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離家近,特別的方便,讓我對生活更加自信了。”

驻村那些事儿丨“半边天”撑起“幸福伞”

據博河流域管理處駐城關村第一書記王連貴介紹:“城關村是個少數民族聚居村,村裡人多地少,很多婦女留守家中。2017年,工作隊爭取43萬元資金,在該村創辦縫紉、糕點製作等創業基地,組織更多的剩餘勞動力、困難群體讓他們掌握一門手藝,通過各種平臺,增加農民收入、拓寬致富門路。”

圖文/阿曼叫爾·阿依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