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這是飛行“奇蹟”?錯,這是專業能力!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你以為這是飛行“奇蹟”?錯,這是專業能力!

民航資源網2018年5月18日消息:這兩天都被川航機長的事件刷屏了。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在9000米高空中,擋風玻璃忽然爆碎,飛機失控。在儀表盤開裂、高空失壓、自動駕駛失靈的情況下,頂著零下40度氣溫和巨大噪音,機長劉傳健以強大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業務能力,僅僅靠著目視,手動操縱,最終化險為夷,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時速。

在世界民航史上不乏飛行“奇蹟”,至今仍常常被人們提及議論。

  加拿大航空143號航班。1983年7月23日加拿大航空143號航班從渥太華飛往埃德蒙頓。由於在地面加油時計算錯誤,這架波音767客機在飛行半途中在萬米高空燃油耗盡。具有豐富滑翔機駕駛經驗的機長Bob Pearson駕駛這架飛機在空中滑行17分鐘,飛行約50公里,最終成功的將飛機降落到基米尼廢棄的空軍基地。

  美聯航811航班。1989年2月24日,美聯航一架波音747客機在執行檀香山至悉尼的811航班任務中,當飛機位於23000英尺高空時,前貨艙門突然爆裂開來,強大的內應力撕裂了整個右前側機體,2臺發動機故障,9名乘客被吸出客艙墜入太平洋。機長David Cronin、副駕Al Slader、飛行工程師Randal Thomas憑藉豐富的經驗將飛機緊急迫降在檀香山機場,除了在空中罹難的9名乘客,其他人均安然無恙。

  阿羅哈航空243號航班事故。1988年4月28日13時25分,阿羅哈航空243號航班從夏威夷的希洛島飛往檀香山。飛行途中,飛機發生爆炸性失壓,導致機身約頭等艙部位的上半部外殼完全破損,機頭與機身隨時有分離解體的危險。機長Robert Schornsteimer和副駕Madeline Tompkins力挽狂瀾,10多分鐘後奇蹟般地卡富魯伊機場安全迫降。

你以為這是飛行“奇蹟”?錯,這是專業能力!

  英航5390航班。1990年6月10日,英國航空5390號航班從伯明翰飛往西班牙馬洛卡。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駕駛室中的一塊風擋玻璃突然飛脫,劇烈失壓導致機長Tim Lancaster上半身被吸出機外,腳部被纏在控制盤。但憑著副駕Alastair Atchison的努力,航機安全降落於南安普敦,而且機長亦奇蹟般生還。

越洋航空236號航班。2001年8月24日,加拿大越洋航空236號航班在從多倫多飛往裡斯本途中,因漏油兩個引擎停止工作。機長羅伯特·皮切(Robert Piché)駕駛飛機以滑翔方式飛行約120公里,最終降落在亞速爾群島,無人死亡,並打破了民航機滑翔飛行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

  “哈德遜河奇蹟”。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在起飛幾分鐘後因鳥擊導致引擎受損,兩個發動機停止工作的危急情況下,薩利機長用自己的冷靜和專業技術阻止了一場大空難,創造了機上155名人員全部倖存的奇蹟!

  美國西南航空1380航班。2018年4月17日,西南航空一架由紐約飛往達拉斯的波音737客機在飛行約20分鐘後飛機左翼引擎失靈,導致零部件飛出並擊破左側機翼上方的舷窗。女機長舒特(Tammie Jo Shults)臨危不亂,迅速準確判斷了形勢,成功藉助右翼引擎以每分鐘3000英尺高速急降,並最終在費城國際機場安全著陸,挽救了大局。

以上案例中每一次的成功應對都充分展現了飛行員過硬的專業素養、決斷能力和高超技藝。現代噴氣式客機時速往往高達900公里,速度快,機身重,而到了需要迫降的時候,飛機本身往往已遭遇了不少意外,諸多不利條件令飛機應急迫降充滿了風險。

面對空中特情,機長們如何化險為夷、控制飛機安全著陸?川航的劉傳建機長是這麼說的:“我只是飛了幾十年,無數次飛過這條航線,提前做了最壞的準備和訓練。每次的模擬訓練中會設置各種各樣的科目,這種狀況也是科目中的一項,我對這種情況非常熟悉。當我把操縱桿拿在手中之後,感覺飛機在我的控制之下,就沒有了一瞬間的恐慌。我沒你們說的那麼牛,創造了奇蹟,我這只是專業。”

為了保障安全,必須有人能夠在意外事故發生的瞬間做出果斷的處理,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奇蹟般的降落,而是機組熟練的操作技能、精細的飛行作風、強烈的安全意識和高度的負責精神,是每一次起飛和降落都平穩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