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第一部分

云南大理,虽属边地,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曾书写过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早在秦汉时期,大理已是"蜀身毒道"的重要交通线,也被称为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

这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并与周边各国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直受到世人的翘首瞩目。

8世纪早期,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个部落,建立了南诏地方政权。这让一个西南边隅的部落与中原更加紧密地相连在一起。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南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发展,特别是南诏中期以来,白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从未间断过联系,南诏也从未有过边地民族的自卑,更没有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是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具有典型的开明性、包容性、开放性。

公元937 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仍沿袭南诏传统文化,让自族文化更有新的发展,新的飞跃。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20世纪上半叶,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以来,给文化旅游者带来了福音,他们以这种神秘又珍贵的影像功能,真实和直接地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也给浩如烟海的历史留下了一幅幅凝聚生命瞬间的老照片,让人们在老照片里去深思、去忆旧、去旅行。

很多海内外旅行者用自己的影像图片记录了他们游历大理时所看到的风物景观与民俗生活。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早期为大理留下图像记录的是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盖洛离去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陆续有欧美、日本的旅行者在大理留下影像行踪。

1922年,又有一位富于冒险精神的美国人一一约瑟夫·洛克,受美国农业部委派,自泰国、缅甸一路北行进入中国云南。

大理,虽是洛克途中的一个驿站,但他在短暂的大理行程中,拍摄了苍山的多种本地植吻、崇圣寺三塔、五华楼、大理城门、街道、三月街集市,还有观洱海的鱼鹰捕鱼......

值得我们尊重与敬仰的还有出生于英国的人类学家费子智(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他与匆匆过客式的威廉·埃德加·盖洛和约瑟夫·洛克不同的是,真正的在大理扎下根来,悉心体会这里的传统文化精神。

我们将要呈现图片,真实地记录了大理100多年前的自然风光、民风民情,极具亲切感和怀旧感。

维克多·谢阁兰(法)

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谢阁兰一生与中国结下深厚渊源,他长期旅居和多次游历中国。

谢阁兰也是一个前卫的报道摄影师,在1914年长达6000公里的考古路程中,从河南郑州到云南昆明,他和两位伙伴奥古斯多吉尔贝·德·瓦赞和让·拉尔蒂格,全程拍了大量照片。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马帮

1914 年8 月1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雪绒花草甸

1914年8月3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去昆明途中休息的马帮

1914年8月12日

有3000幅1909-1922年中国考古玻璃板和底片今天被收藏在巴黎吉美博物馆内,大部分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历朝皇陵的石头雕塑和古迹的文献,是任何西方人都没发现过,没有拍摄过的。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用羊皮筏渡过金沙江(或扬子江)

1914年8月8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大理去昆明途中的云南部队

1914年8月21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谢阁兰在马上。

从丽江府到大理府

1914年8月1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休息时的马帮

1914年8月1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马帮

1914年8月1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骑着马的谢阁兰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大理去昆明途中

1914年8月17日

1914年8月欧洲一战发动时,谢阁兰中国八个月的考古之旅也差不多结束,他从云南府(昆明)乘坐火车到河内再到西贡去法国之前,路过大理时他坚持拍摄风景和马帮的纪录。

约瑟夫·洛克(美)

约瑟夫·洛克,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语言学家和作家。

1922年,洛克从泰国北部进入云南,从4月21日到5月7日他从昆明到达大理,他拍摄了大量的苍山风景和植物采集图片。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街市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雪中的杜鹃花,

洛克与两个美国朋友,两个中国人

1922年4月2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杜鹃花,溪床上的雪

云南省大理府

1922年4月2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大理西城门的鹅卵石街道

1922年5月3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大理西城门看到的苍山

1922年5月3日

其中有张穿着不合身服装的六人合影图片被洛克描述为"跟着我从清迈到大理府的暹罗人"。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清迈跟着洛克到大理府的暹罗人

1922年5月1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操练兵场看到的苍山背景

1922年5月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操练兵场洛克露营的地方看到的苍山,

大理府的钟楼在右边

1922年5月3日

约瑟夫·洛克离开大理后到丽江居留,他非常喜欢丽江,对纳西族及其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感情。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三塔寺的三塔

1922年5月4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三塔寺的两佛塔

1922年5月4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离开大理三里外,

三塔寺最大的佛塔

1922年5月4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大理府大街看到的北城门

1922年5月3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上关北方的蓝贡河大运河的水,

用来灌溉蓝贡的南部(弥苴河)

1922年5月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从中和寺看到的大理府和洱海

1922年4月22日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百年大理「壹」

大理府五华楼钟楼,

连着大街的城内门

1922年5月

「未完待续」

本文主体内容摘自 彭斌 主编

《百年大理:大理老照片集》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年11月出版

文字整理: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