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檢力下沉 “五步走”脫貧模式惠民生

眉山市:检力下沉 “五步走”脱贫模式惠民生

“我也記不清來過多少次新路村了,你看這條路,都走熟了,現在每次來不用帶嚮導……”青神縣檢察院駐村幹部陳美旭說。“別看她是一位90後,爬坡上坎厲害得很,每家的情況都要跟著跑一遍”,新路村黨支部高書記豎起了大拇指。

自2015年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青神縣人民檢察院成立了扶貧志願服務隊,由檢察長任組長,並選取了有責任心、有想法、有幹勁的黨員幹警作為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組成員,用年輕人敢闖敢拼的精神,帶動該縣漢陽鎮新路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3年間,為了摸清新路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掌握扶貧工作方向,該院檢察長親自帶隊深入新路村,走訪了近200人次。在學習其他地區精準扶貧和建設美麗鄉村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新路村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幫扶思路,最終提出“一箇中心,兩項措施”的總體幫扶思路和“五位一體”幫扶規劃,細化了產業帶動、就業安置、易地搬遷、醫療救助、低保兜底五方面的幫扶內容,助推新路村脫貧攻堅。

一步走:產業帶動是主線

“馬克鬥?早就預訂完了,來年早點哈。”掛掉了電話,新路村村民梁志君說,“自從我們種了馬克鬥以後,銷路完全不用愁了,每年還沒完全成熟,就全被訂走了”。

新路村位於青神縣城西南面,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南高北低,沿岷江一帶為平壩,壩後為丘陵,大部分村民在山丘生活,靠種植傳統農作物為生,家庭收入較低。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青神縣檢察院扶貧志願服務隊聯繫縣農業局,請來農技師為村民講技術講發展,說服貧困戶將傳統農作物種植換成晚熟柑橘馬克鬥,共幫助漢陽鎮新路村種植馬克鬥1500畝。

堅持從各幫扶戶的實際出發,把宣傳政策與貫徹落實省、市、縣委幫扶工作部署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幫扶項目,下足“繡花”功夫。該檢察院幫扶新路村3年來,通過給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豬仔養殖,養成後再固定聯繫買家購買,解決貧困戶後顧之憂,共幫助新路村飼養畜禽1.2萬餘隻,共計37戶60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

二步走:就業安置解難題

在產業扶持的同時,該檢察院積極對接市、縣級林業、農業、環保、人社等部門,主動了解相關政策措施,鼓勵貧困戶參與就業培訓學習,提高技能,聯繫本地企業單位為新路村中高職和大學貧困生提供就業崗位。

另一方面,針對文化程度低的貧困戶為其提供適合的工作崗位,爭取公益性崗位名額。在果蔬收穫季,安排其從事採摘、挑選、清洗、搬運等工種,保證能就業的一個不漏。

三步走:易地搬遷換新顏

2016年,針對居住在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態環境脆弱地區、難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政策,該檢察院鼓勵幫扶村貧困戶搬遷至公路沿線基礎設施較好的地段,幫助解決用水困難、就醫不便、交通不暢、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服務艱難等問題,確保鄉鎮支持專項資金補助到位,截至2018年,12戶37人均完成搬遷入住。

“老父親長期患病,什麼活也做不了,孩子正在上高中,就靠我一個人打工掙錢,以前想都沒想過能住進這麼好的房子,全靠國家的扶貧好政策啊!”該村易地搬遷貧困戶肖建感慨地說,“現在啥也不愁了,就好好幹活掙錢,孩子成績在班裡排前幾名,高興得很,四十幾歲了,我還要加油幹!”

四步走:醫療救助解困境

該檢察院扶貧志願服務隊在走訪中發現,新路村因病致貧的農村人口占了大多數,針對這一情況,服務隊積極聯繫醫療機構提供相關幫扶,呼籲醫療救助基金給予適當補助,保障貧困戶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小額扶貧保險、大病救助醫療補充保險全覆蓋,特別針對因病致貧的家庭,並組織全院幹警進行捐款捐物,使聯繫村貧困戶及時得到了醫療救治與幫助。

五步走:低保兜底破屏障

該檢察院扶貧志願服務隊認真研究低保政策,對接脫貧標準,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通過扶貧線、低保線“兩線合一”,爭取社保兜底,協調農村扶貧標準農村低保標準,整合其他資源加強救助力度。新路村共有12戶12人享受到低保政策,目前均已實現全部脫貧。

在扶貧工作中,志願服務隊還將檢察工作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開展“法治扶貧”,由檢察長牽頭組織定期不定期開展走基層活動,並且成立了一支法律宣講團,安排專業能力強、個人素養高的檢察官深入基層送法律、送政策……把法治扶貧貫徹到幫扶工作各個環節。在做好精準扶貧的同時,積極為幫扶村貧困學生捐款捐物、籌措學費共計近2萬元,零距離為貧困人員解決了實際問題和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