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民間故事|龍溪河還有這樣一段傳說,苦瓜竟是這樣得名的……

新津民间故事|龙溪河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苦瓜竟是这样得名的……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密碼,它展示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了生活價值取向,從中我們可以詮釋地方精神風貌,其間,似乎也可以看出新津人的文化性格、新津人的精神底蘊。

地方傳說龍溪河

傳說以前有一天晌午,天宮廟附近的莊稼漢們栽了秧子回家吃飯,老天爺突然下起大雨來。

這時,四周一下就暗了起來,天和地黑得分不開,人們都驚惶不安,縮在家裡不敢出門。有個膽子大的想出門看個究竟,誰知道出門一看,嚇了一大跳。

只見一條龍懸吊在半空中伸著腦袋正在喝水!這怎麼得了,一年莊稼兩年吃飯,龍把水吸乾了,怎麼栽秧子呢?這人就大聲喊起來:“天上掉龍啦!”他這一大喊,驚動眾人都出門跟著齊聲喊。這條龍聽到眾人的喊聲,驚嚇得從天上掉了下來,剛好掉在天宮廟附近。地上立刻水漲三尺。這條龍就急急忙忙順水走了。

新津民间故事|龙溪河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苦瓜竟是这样得名的……

走著走著,突然前面有八把刀向龍劈來,這條龍連忙把尾巴一擺,掉過頭避開了這八把刀。這八把刀為什麼要斬這條龍呢?原來,這條龍違犯了天上的規矩,玉皇大帝派了八員天降來斬它。這條龍看到事情不對,趁天神們還沒有回過神來,一下子就溜走了。

龍這一走就進了岷江下游的青龍場。而它走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條河,叫龍溪河。龍擺尾的地方就是今天的“金壩村”,龍回頭的那裡就是今天的“回龍庵”。八把刀成了八座山嘴,大家叫它“八刀山”。

風物傳說苦瓜因何得名

從前,成都梁家巷巷尾,有一個老爺爺的家裡,用石頭砌著院牆。院牆下有一塊菜園,菜園邊上打了一口井,井坎邊搭著的架子上吊滿了瓜。

一天早晨,老爺爺正準備去井頭提水澆菜。忽見井口在閃光,他以為是自己眼花,就揉了揉眼睛,再一看,井口金光閃閃,跳出一匹金馬悄悄地看著瓜。那金馬走向瓜架去吃瓜。瓜架高,金馬吃不著,就伸起腦殼去舔。那滿架吊起的瓜,被金馬東咬一嘴、西舔一口地擺來擺去,長個長個的瓜,一下子變得又短又癩,真難看。老爺爺開始覺得金馬伸起舌頭舔瓜很頑皮,仔細一看,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舔壞了,確實可惜。氣得大吼一聲。提起扁擔向金馬衝去。

新津民间故事|龙溪河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苦瓜竟是这样得名的……

金馬一嚇衝出門向大街上奔跑。老爺爺在氣憤中邊追邊喊:“抓金馬!”。他的喊聲驚動了街坊鄰居,大家一起跟著追金馬。人們邊追邊喊,越追人越多。金馬狂奔猛逃,經過成都南門、雙流一直跑到新津河邊,跳入河中。

從此,老爺爺的瓜就癩頭癩腦的但有適口的苦味,夏天做菜可以解暑,人們就叫它苦瓜。這種瓜只有老爺爺的菜園裡才有,人們就叫老爺爺“苦瓜爺爺”,忘了他的真實姓名。金馬跳下去的那條河,大家就叫它金馬河。

人物傳說神醫方紫陽

新津縣興義鄉許筏村有個名醫叫方紫陽。他從小就很讀得書,三次上成都去考舉人。每次入考場,家裡就帶信說他母親病危。為了孝順母親,他拋棄功名,立下志願學醫給母親醫病。

開始學醫時,先買一些藥書閉門自學。學了三年後,就把母親的病治好了。他又自學一段時間,就開始給人醫病。為貧苦病人義診不收費。他喜歡用參、芪、術、姜、桂附藥方。民國二十五年在家開鋪子行醫,取名“逸壺村”,逐漸在新津縣出了名。大邑、仁壽、邛崍等縣的病人也常來找他醫病。

新津民间故事|龙溪河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苦瓜竟是这样得名的……

抗日戰爭時期,有一年秋天,瘟疫流行。仁和鄉劉林盤很多人染上了霍亂,凡是找方紫陽醫治的病人都醫好了。有個醫生對方紫陽的醫術不服氣,認為他沒有給正式的師傅拜過門。到處說方的醫術不高,他聽了也不計較。碰巧有一個人的右手虎口上生一毒瘡,方紫陽找到散佈他壞話的醫生說:“這個虎口上生毒瘡的人,找許多醫生都沒有醫好,我特請老兄會同醫治,如兄願意,我們各分醫一半,誰先醫好就拜誰為師。”結果,方紫陽的半邊先醫好,說他壞話的醫生認輸,拜他為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