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喜欢杨幂的人都知道她从不晒娃,担心女儿小糯米被曝光。但事与愿违,小糯米又多次不可避免地被拍到。这都源于一个缘故——杨幂夫妇总是风雨无阻地带小糯米

上早教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他们永远都在去早教的路上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杨幂给家里人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小糯米。她奶声奶气,兴奋地在电话另一头喊着:“妈咪,I love you。”

佟丽娅也在一旁爆料小糯米超级聪明,1岁半就会3种语言,唱歌、跳舞、表演节目都没问题,而且非常可爱,IQ极高。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小糯米现在一开口说话都是英文。有一些名词杨幂都听不懂了,经常是小糯米说完。大幂幂:瓦特?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还调侃自己只能陪到她五岁,5岁之后自己的英文水平可能就跟不上小糯米了。

我们能从小糯米身上看到什么?

聪明,天才,可爱,IQ和情商都开始崭露头角……

其实抛开父母明星的光环后,她和别的孩子并无二致。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小糯米从半岁就开始接受早教养育了。

你还记得自己半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吗?大多人是记不得了。没接受过早教的人,记忆原点是从两三岁开始的。而小糯米长大之后的童年记忆就会比同龄人早两年。

不仅仅是杨幂,娱乐圈中孙俪、梅婷、黄磊、贾乃亮、徐峥、马景涛等都不辞辛苦,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教。尽管在外金光闪闪,在家里也只是亲力亲为带孩子的普通父母!

黄磊说:早教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课。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早教真的如此重要吗?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进学校上课就特别专心,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有的孩子从小就偏科,数学好、英语差;或者英语好,数学又差。

为什么有的孩子外向活泼,一接触到新的小朋友就能打成一片,做孩子王?而有的孩子却永远把自己藏在角落。

为什么有的孩子唱歌动听、画画好看、跳舞协调?而有的却五音不全、身体不协调。

为什么有的孩子什么都爱吃,身体倍儿棒?而有的却挑食偏食、身体发育比其他孩子慢、长不高!

其实这些差异,在孩子0-3岁时就已经被决定了。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在儿童教育中,其实有一个1000天假设——我们的脑子,我们的认知,我们的IQ,我们的行为习惯有90%是1000天(0-3岁)之内的发育决定的。

若1000天内没有及时发现,之后再想改变可谓难上加难。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小孩3岁时认知、注意力、理解能力、身体协调性很差,之后就会一直很差。这种现象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

而这一点,如果不通过早教的感统训练,忙碌的大人们几乎是很难发现的。当孩子出现的问题非常清晰地暴露在眼前时,父母们焦头烂额的烦恼不已,却已经为时已晚:

1.本体感觉失调——自控能力差、行为举止异常、坐姿不稳、东倒西歪、头、颈、脑提起特别困难……

2.前庭感觉失调——平衡能力差,颈部无法挺直,常垂头,容易碰撞东西……

3.视觉系统失调——无端害怕、发呆、注意力涣散、爱躲在阴暗角落、固执偏执……

4.听觉系统失调——无端按压耳朵、尖叫、自言自语……

5.触觉系统失调——无法适应陌生环境、容易焦虑、过度依赖、偏食、吮吸手指,咬指甲……

上面这种感统失调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以及长大后的工作中,几乎都会出现各种障碍和问题。这也将伴随他们一生……

早在1970年代,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贫民窟中挑选了111名新生儿进行早教。15个月后,这些接受早教的孩子,学习的速度明显比没有接受早教的孩子要快,说话也比较流畅,智商数值也要高。

到了5岁后,这些孩子进入教育体系,一直到他们成人,这些来自贫民窟的孩子甚至没有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找到不错的工作,帮助家庭实现了阶层的突破!

在当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部分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教,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送孩子去早教班。

每个月花在孩子早教上的成本甚至高达上万元。这些孩子已经享受到国际一流的早教服务,让孩子未来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而许多父母还对早教的概念一无所知。

他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笨、不听话、不专心、容易走神、小动作不断、顶嘴、嗜睡等等等等,其实80%的原因都在于父母自身,他们没有及时地进行早教干预,陪伴孩子。

父母太多的时间被工作、娱乐占据,就在这样的恍恍惚惚中,错过了纠正孩子缺陷、挖掘孩子潜能最最宝贵的黄金时间。甚至,带着孩子误入歧途:

小央美美术品牌:杨幂终于肯开口提女儿!她说只能陪小糯米到5岁

△孩子学到的第一个词:胡了!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冷不冷,热不热等,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孩子从出生开始,在各阶段的发育特点与潜力。

当大多数父母被问到为什么不陪着孩子练习感统训练时,他们大多数也无辜地说:“我们既要上班又要顾家,根本没有那个耐心还有恒心把早教这件事情做的像模像样。关键是,我们什么也不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