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改委解讀《行動計劃》:川渝將在這八個方面加強合作

重慶與四川省在八個方面加強合作

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 市發改委負責人解讀《行動計劃》

6月7日,我市與四川省共同簽訂《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包含了哪些具體內容?如何推進?7日下午,市發改委主任熊雪解讀了《行動計劃》的具體內容。

問: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川渝合作本身有著良好基礎,此次簽訂的《行動計劃》為川渝合作增加了怎樣的內涵?

熊雪: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指明瞭方向。重慶和四川都處於長江經濟帶,兩省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此,兩省市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將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任務,構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行動計劃》的簽訂,也將促進兩省市共同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努力把成渝城市群建成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引領帶動西部地區開放開發核心增長極。

問:《行動計劃》包含哪些方面的合作內容?如何推進?

熊雪:《行動計劃》包括八個方面的合作內容:推動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開放通道和平臺建設、推動區域創新能力提升、推動產業協作共興、推動市場有機融合、推動公共服務對接共享、推動合作平臺優化提升。

比如在推動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方面,雙方有一項重要的合作內容就是加強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加強跨省市水體監測網絡建設,建立河流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工業(化工)汙染、畜禽養殖、入河排汙口、環境風險隱患點等協同管理;開展跨界河流聯合巡查,積極探索邊界河流環境汙染糾紛案件溯源協查,對邊界應急事件實行聯合執法;開展流域汙染治理省際合作試點。

熊雪:根據《行動計劃》中雙方共同推動開放通道和平臺建設的約定,川渝將加強南向通道建設合作,推動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區域合作機制。合作內容包括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與西部省市協同,促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與中歐通道、中亞通道、長江水道有效銜接。聯合開展宣傳推介,共同打造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國際品牌等。

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產業領域協同發展一直以來是川渝合作的重點內容,此次的《行動計劃》提出了哪些合作目標?

熊雪:在加快重大鐵路項目建設方面,川渝將共同大力推進滬漢渝蓉沿江高速鐵路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成都經達州至萬州、重慶主城至萬州等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共同爭取國家將成渝中線高鐵納入鐵路網中長期規劃;大力推動國家加快渝西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渝昆高速鐵路前期工作,共同推動渝昆高速鐵路重慶至宜賓段2018年底開工,打通通往北部灣經濟區及雲南橋頭堡的高速鐵路大通道;共同推進重慶經遂寧至綿陽城際鐵路建設,推動成渝高速鐵路、成遂渝鐵路公交化運行。加快推進隆昌至敘永鐵路擴能改造及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項目建設,形成川渝通往北部灣經濟區更為暢通、快捷的南向大能力貨運通道。

市發改委解讀《行動計劃》:川渝將在這八個方面加強合作

同時雙方也將完善城際快速公路網,推進渝廣高速支線、潼南至安嶽、瀘州至榮昌、永川至瀘州、江津經習水至古藺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加快南充至潼南高速公路、內江至大足高速公路、萬州經開江至達州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步推進項目儘快實施。實施G210川渝界至茨竹段等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聯合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力爭儘快實現兩地高速公路收費一卡通。

在暢通長江上游航道方面,川渝雙方將加快推進長江宜賓至重慶段航道整治工程、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等項目前期工作。改善涪江航道條件,按通航500噸級船舶標準建設三星船閘、雙江樞紐。開發適合川江航道的三峽升船機過箱標準船型,共同向國家爭取縮短外貿集裝箱船舶的三峽過閘時間。大力推進陸水聯運,充分利用重慶萬州港通江達海,開闢達州-萬州港通江達海新通道。

產業合作方面,川渝兩地將共同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集群,鼓勵兩地汽摩企業深化合作,引導廣安、內江、達州、瀘州、資陽、南充等地承接配套重慶汽摩產業,打造川渝汽摩產業集群。同時深化軌道交通、智能製造、節能環保等高端裝備領域協同合作。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協同推進核心器件、集成電路、信息安全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與高端產品製造應用,共同建設西部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鼓勵和支持川渝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深化合作。打造特優農林產業集群,鼓勵兩地龍頭企業建設蔬菜、水果、茶葉、道地藥材等特色農產品標準化基地,發展精深加工。

市發改委解讀《行動計劃》:川渝將在這八個方面加強合作

問:重慶和四川旅遊資源豐富,差異化明顯,兩省市如何實現優勢互補、聯合發展旅遊產業?

熊雪:《行動計劃》約定了川渝聯合打造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相關內容。比如以重慶、成都國際旅遊都市為引領,共同打造國際化的巴蜀文化旅遊品牌,包括整合大足-安嶽石刻、長江三峽、萬盛石林、黑山谷、金佛山、天生三礄、芙蓉洞、九寨-黃龍、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大佛-峨眉山等自然與文化遺產資源,共同打造精品旅遊環線。整合小平故里、紅巖文化、華鎣山游擊隊等紅色文化資源,共建大華鎣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支持共建旅遊推廣聯盟。

問:對於《行動計劃》提出的合作內容,雙方有何保障實施機制?

熊雪:《行動計劃》的最後一項內容就是雙方構建高效務實合作機制。包括建立省市高層聯繫機制,建立兩省市主要領導共同召集、輪流主持的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年召開一次,研究部署川渝合作重大事項。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兩省市發展改革委,負責聯繫、溝通、協調等日常工作;建立多層次專項合作機制,建立兩省市部門對口聯繫機制,共同謀劃和推進重大合作項目和事項,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支持兩地各級政府間、政企間、企業間開展合作;推動合作事項落地落實,兩省市發展改革委將負責牽頭制訂《行動計劃》的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實行“清單制”管理,明確責任主體,納入兩省市政府目標考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