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117名驻村第一书记推动1.7万名群众实现脱贫

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5日电 “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后张村班子强了,人心齐了,环境美了,群众富了,2017年年底成功实现贫困村‘摘帽’!”近日,河南省许昌市召开脱贫攻坚第十二次推进会议、全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表彰推进会议,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鄢陵县审计局驻张桥镇后张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秋玲讲述了自己驻村的经历、体会和收获。

据介绍,张秋玲是鄢陵县选派的117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先进典型之一。近年来,鄢陵县把选派第一书记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和抓手,2015年、2017年先后从县直党政机关选派11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落后村任第一书记,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当先锋、作表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以来,该县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开展农民培训3000多人次,新修水泥路106.9公里,安装变压器36台,开挖排水工程15公里,新建改扩建村室22个,为群众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因为工作成效明显,鄢陵县第一书记选派工作日前受到了许昌市委表彰。

选好第一书记,是保证驻村工作成效的基础。鄢陵县先后两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确保把政治素质过硬、务实重干、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选派到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在确定人选工作中,我们按照个人报名、集体推荐、单位审查、组织研究的程序,注重从优秀中青年后备干部中选派,严把政治思想关、作风纪律关、实践能力关。同时,严格落实精准选派原则,把建档立卡贫困村分为基础设施落后、地理位置偏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示范引导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从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县直单位选派干部,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实效性。”中共鄢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涛说。

鄢陵县制定完善了《鄢陵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民情日记、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制度,坚持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现场督查与电话抽查相结合等形式,确保第一书记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同时,该县每年至少组织举办两期专题培训班,推行“菜单式”教育培训,针对不同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第一书记服务水平。

为发挥好组织保障、单位“后盾”作用,鄢陵县采取多种形式,督促指导各乡镇、各单位为第一书记提供基本食宿条件、投保人身意外保险、落实工作补贴,激发了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积极性。同时,为量化驻村工作成效,鄢陵县对全县第一书记全部建立实绩档案,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并作为考核等次的参考依据。

“第一书记是当好‘参谋助手’,脱贫攻坚最终还是要靠建强村党组织,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帮助规范、执行村“两委”议事、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制度,帮助理思路、定规划、制台账、抓落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蒋涛表示。

“脱贫攻坚必须精准化,一户一档一策,因人‘对症’施策,强化‘量身’帮扶。”这是张秋玲在驻村工作中最大的体会。对于技术短缺的,加强技能培训,为其介绍就业岗位;老弱病残的,则帮助申报低保、残疾人补助、提供就学补助等;因病致贫的,协调提供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同时,该县还注重发挥第一书记思想活跃、思路开阔的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电商+扶贫”“农村专业合作社+扶贫”等模式,实行多角度、多领域扶贫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了解,从2015年以来,在117名驻村第一书记的推动下,鄢陵县共有35个贫困村实现“摘帽”,3807户贫困户、1738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郑法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