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记录时间的好处

聊聊记录时间的好处

最近太忙,拿之前的存货先顶上吧,抱歉抱歉~

当我们觉察到时间黑洞对自己的影响之后,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我们把时间花到哪儿去了?

时间记录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虽然记录时间不可能帮我们完全消除时间黑洞带来的问题,但至少能让我们了解自己在时间利用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问题建立基础。

当然,除了这个最基本、最主要的用处之外,进行时间记录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

帮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时间流逝”作为一个词,每个人都认识,也会说会用,但作为一个概念,大概只有经历过一些岁月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和“流逝”这两个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所以我们才会在年纪渐长之后发出“玩着玩着就老了”的感慨。而如果能够养成时间记录的习惯,就可以对这两个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促使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

让我们更关注时间成本

当我们决定是否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事务的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金钱、精力、体力、人际关系等,不同的事会消耗不同的成本,但总有一项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时间”,且由于它的有限性,这一项往往是所有成本中最为昂贵的。而假如你有时间记录,就可以翻出来看看自己在各个事务上的投入和收益,算一算是亏是赚。

有利于回顾

许多做时间管理的朋友会选择在周末进行一周的回顾,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很难在周末还能清楚记得自己在周一做了什么,特别是那些琐碎的事情,更不会记得在那些事情上花了多久的时间。

有了时间记录,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如果你记录了工作方面的事务,工作周报和年终总结就更不用头疼了。

让未来的计划更实际

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执行计划的时间和耐心会有过于乐观的估计,我们制定了完美的计划,每件事务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都有明确的时间点,但刚开始执行不久,进度就落后了,这种事情实在太常见了,通常的结果是看似完美的计划最终走向破产。

如果有了明确的历史记录,我们在估算事务期限的时候显然能更加精确。通过分析相似事务的时间开销,我们可以得出某类事务的所需时间以及时间开销的变化规律,这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是宝贵的参考。

发现自己的习惯

每个人都会慢慢形成自己在时间使用方面的习惯。有人喜欢早起学习,有人喜欢熬夜学习,有人上午效率高,有人下午效率高……如果能观察一段较长时间的时间记录,我们就能够发现自己在哪些时间段适合做哪些事情,这样就可以把相应的事务安排得更合理。

长期来看,这种方式对整体效率的提升是明显的。

这篇有点短,下一篇系统的讲述一下方法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