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國君都辦不成的事情,這個小人物辦成了

當年趙國本來還比較強大,算是能夠抵禦秦國的一大主力。但是後來,趙王卻中了秦王的反間計,結果秦將號稱殺人王的白起,帶領大軍在長平打破趙軍,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長平之戰後第二年,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告急,便派了平原君前往楚國、魏國求援。

兩國國君都辦不成的事情,這個小人物辦成了

當時趙國希望與楚國訂立"合縱"抗秦的盟約。古代出使,也是一般帶著使團外出。而一般情況下,都是出使之人帶著自己的門客。平原君這次出使楚國準備帶上二十個人的門客。但是他挑選了十九個人之後,就再也挑不出來了。後來,門客之中的有一個不怎麼起眼的門客就主動自薦,說願意跟隨出使楚國。

這個門客來到平原君門下都已經近三年了,平時甚至都沒有發揮什麼才能。其他的門客甚至都將他當做那種混吃混合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平原君也認為這三年,此門客沒有什麼表現,若是跟隨出使,或許根本就發揮不出作用,就拒絕了。

兩國國君都辦不成的事情,這個小人物辦成了

但是這個門客堅持要去,並且說自己原先只是藏鋒,現在要露出鋒芒。最後平原君終於同意讓他跟隨出使楚國。到了楚國以後,平原君與楚王商談合縱抗秦的事,但卻一直沒有結果,而這都已經足足說了半天!

兩國國君都辦不成的事情,這個小人物辦成了

此時這個門客手按著劍把,跨著石階走上去逼近楚王,以楚國先王被秦國抓走侮辱、偌大楚國本可稱霸,但卻受辱於秦國。合縱是對楚國有極大好處也能一雪前恥的好事,楚國怎麼能推三阻四呢?

這番話可謂是直接刺中了楚王的要害,楚王聽到之後,也是深以為然,同平原君歃血為盟。結成了合縱聯盟。

此門客叫做毛遂,這也是毛遂自薦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