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說改稻為桑政策註定會失敗?

《大明王朝1566》全劇主要分為兩部分,前半部講的是改稻為桑所引出來的清流與嚴黨的對決;後半部分講的是海瑞六必居題詞及上疏所引發的嘉靖與海瑞的衝突。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說改稻為桑政策註定會失敗?

本劇第一集的御前會議上,嚴黨為彌補大肆貪腐揮霍帶來的鉅額虧空,便提出在浙江推行所謂“改稻為桑”的國策。結合全劇分析,這種政策是註定會失敗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劇裡海瑞說的“因為稻米可以吃而生絲不能吃”。這句話簡單到讓現代人不可思議,算是大道至簡。養蠶種桑搞紡織確實更掙錢,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結構也是由傳統的季風水田農業轉變成了市場導向型的城市園藝或者種植桑樹茶樹一類的經濟作物,引發這種轉變的關鍵就是市場經濟。

為什麼現代農民沒有政府引導也能自發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而在劇裡政府強制的作用下,稻農也拒絕改稻為桑呢?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說改稻為桑政策註定會失敗?

首先是生產力水平低。這是我們經常都忽略了的一個大前提。當前農民積極響應市場是因為無溫飽問題,無生存之憂,明代嘉靖年間的農民卻掙扎在溫飽線上。明朝在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以前都是交物上稅,稻農交米,桑農交絲,平常年份交完稅還有結餘口糧夠農民過活,如遇豐年還能餘下更多拿去買賣,這也是我國古代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徵。

其次是商品率低。古代的商品流通並不像現在這樣通暢快捷。季風水田農業有個很大的特徵就是商品率低,我國南方河網密佈,地形崎嶇,耕地分散,人口密集,而水稻單產量也不高,結果就是人均糧食均比較少,是無法做到高商品率的。 當朝廷強行要農民把稻田大面積改成桑田,就會面臨一個問題,交完稅沒了口糧,而且市面上突然多了那麼多桑農就會出現絲多糧少的局面,生絲價格暴跌,生絲換不成口糧也不能吃,農民會面臨生存危機。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說改稻為桑政策註定會失敗?

第三是小農經濟特徵。我國古代是典型的農業國,有很多固有的思想觀念世代遺傳根植於我們的血脈之中。主要表現為思想保守拒絕改變,害怕冒險,對官府不信任。

《大明王朝1566》裡,為什麼說改稻為桑政策註定會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