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水门乡芦阳村郑氏宗祠

福建省霞浦县水门畲族乡芦阳村郑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重修,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保存较好。

霞浦水门乡芦阳村郑氏宗祠

芦阳郑氏宗祠建筑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坐东朝西,面望霞浦第二高峰玉山峰,北靠风景秀丽的芦峰。建筑规模不大,但却比较规整而精致,整体布局单层两进一天井。主体结构为硬式砖木结构,大门的左侧是面向天井的大戏台,戏台头顶正中心设有穿斗层叠式藻井,藻井斗搭出檐处,皆重挂雀群,雕刻有各种飞禽走兽,象征吉祥福贵的浮雕图案。而天井是用古老而传统的三合土铺设。沿着天井的北面有一排九级台阶可登上宗祠的正厅,宗祠的正厅面积大而显得宽敞明亮,正厅的前面立有四根高大粗壮的杉木柱子,旁边附有两根月梁,正脊高大,为抬梁式结构。在正厅的先祖牌位之上悬挂着一条彩色绣花布条,中间绣着“荥阳傅芳”四个金字,使整个正厅突显富丽华贵。

霞浦水门乡芦阳村郑氏宗祠

在宗祠的门口长着一棵约有千年树龄的桧树,树枝盘旋虬曲,犹如青龙出谷,欲冲云霄。霞浦籍易学宗师黄寿祺教授,于民国二十年游芦阳村时,见到该桧树时,即兴写下一首赞美诗:

树盖干曲媲神工,未许人间一树同。

只恐夜来风雨至,霎时变化作云龙。

诗人形象地描写了古桧树的神态。书法家、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兰子先生曾到芦阳郑氏宗祠时,挥笔写下“千年古桧”四个草书字,村民们已将该字勒石立碑于桧树旁,供游客欣赏。

在宗祠的右侧便是郑家大厝,建筑风格独特。据传芦阳郑氏族谱记载,郑氏先祖在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从三沙陇头花园里油麻园迁居而来的,郑氏的先祖因重视教育,在明清时期先后培养出三个秀才和一个举人。

霞浦水门乡芦阳村郑氏宗祠

而郑家大厝布局比较规整,建筑结构采用屋梁月楣架构,斗拱檐处皆雕刻垂挂鲤鱼和狮子,工艺精美,惟妙惟肖。整座建筑以大门进入门厅,门厅两旁两厢房,中间天井,后落为大厅,大厅左右也建有两厢房,大厅用三合土铺成,大厅高大且宽敞,采用抬梁式结构,所有厅壁皆用苇杆涂灰为壁,起到防潮防火的作用。其中,大厅斗拱出檐处,用杉木雕刻的狮子,口吞彩珠,而且还能自如转动,真是用工精细,让游人大饱眼福,像这种建筑在东南沿海一带少有。

如今芦阳村村民正拟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族里宗亲正自筹资金二百多万元重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参观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