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組進駐河北已六天 工作進展如何?

彙總督察組所需,接收管理地方提供的各種材料,是綜合組黃藝這5天來的主要工作。

督察組每個專題小組的工作強度和進展,從黃藝每天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情況上就能體現。午夜之後睡覺,是黃藝的工作常態。

“只要其他組的同事們不休息,資料室的門就永遠不關閉。一定要能讓他們及時借閱材料。”黃藝說。截至目前,督察組共接收地方提供的材料4批316類。

“雖然在進駐之前我們就掌握了一些線索和素材,但在省級督察層面,需要查閱的材料以及核查的問題還是很多。”督察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另一個工作細節,來自與黃藝一起工作的女同志蔣萍。

剛進入工作間,蔣萍接到了愛人的視頻電話。“乖,媽媽過幾天就回去了,現在還有工作,跟媽媽再見。”蔣萍匆匆掛斷了電話。

原來是剛才吃飯時蔣萍與17個月的孩子視頻通話了幾分鐘,掛掉電話的兒子哭著找媽媽,愛人不得已再次撥通了她的電話。

“想孩子啊,也擔心父親。但是沒辦法,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只能回去好好補償他們。”平時風風火火的蔣萍明顯有些動情。

397個轉辦件和金嗓子喉寶

連續工作20分鐘之後,負責接聽群眾電話的工作人員終於有時間歇下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喘口氣”,掛掉電話之後先找的,是兩個“寶貝”:金嗓子喉寶和水杯。

20分鐘一個輪次,每個電話五六分鐘不等,因為電話的頻次比較密集,連續接聽、記錄之後,接線員嗓子“冒煙”、腦子“發脹”。

而兩個人一組的輪換,則是為了保障記錄的內容準確,不會有信息的遺漏。

每天晚6點,督察組將按照要求將受理的舉報案件轉辦給河北方面的負責同志,要求地方按期辦結反饋,並將信訪案件數量、具體信訪案件基本情況和處理結果等向公眾公開。

“重複舉報和典型舉報案件是我們關注的問題,這些內容將納

入下沉督察的範疇。”工作人員介紹,信訪組每天接聽的電話約90個左右,隨著“邊督邊改”工作的深入和信息公開力度的加大,預計每天接聽(接收)的舉報電話(信件)數量還會增加。

截至6月5日中午12時,信訪工作組共向河北省轉辦群眾信訪舉報案件397件(來電390件,來信7件)。從區域分佈來看,有效舉報投訴較多的地區為石家莊市,共106件。

12個走訪問詢部門和卷邊兒的《整改方案》

短短5天時間,這本《整改方案》已經明顯卷邊兒。用工作人員顧偉峰的話說,這份方案已經被他翻閱了無數次。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核實,一條線索一條線索地梳理,每一個督察組人員都對自己所負責的方面做到了“爛熟於心”。

“目標更明確,指向更具體。就是對照《整改方案》中的各項工作查找問題。”顧偉峰感覺,“回頭看”與第一輪督察略有不同。

有不同,也有相同。對於督察組的另一名工作人員姜維來說,就是相同的省份,熟悉的情況。2015年在河北開展中央環保督察試點工作時,姜維就是其中的一員。再次回到河北開展“回頭看”工作,他的感受也很有代表性:“作為試點,督察組在河北當時的工作機制、工作方法可能還處在嘗試階段,經過第一輪督察‘全覆蓋’,我們的機制更加完善,經驗也更加豐富。”

走訪問詢,查閱資料,聚焦問題。截至目前,督察組共開展個別談話8個,走訪問詢12個部門(或有關單位)。正如督察組工作人員所言,成熟的機制、成功的經驗和豐富的素材,是第一階段工作取得成績的基礎。

整裝待發,督察組下沉督察階段的工作即將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