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拍卖进行2月有余,我国玉米去库存效果如何?后期有何走势?

从4月初开始的第一次临储玉米拍卖开始,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已经进行了2月有余,举行了多场拍卖,整体来说是效果喜人。

宏观上来看,从2016年我国开始进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玉米去库存状况良好,效果超出预期。可即便如此,6月并不是国内玉米价格回暖的时节。个人以为,国内玉米价格要想初显明显的回暖,至少得等到临储拍卖结束以后。

2018年临储拍卖成交火爆!

数据显示,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6周以来,累计成交量达3164万吨。成交火爆背后彰显市场抢粮心态及供需偏紧格局。

临储拍卖进行2月有余,我国玉米去库存效果如何?后期有何走势?

自4月19日开始拍卖临储玉米到5月18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成交量达到3164万吨,平均成交率达到70.62%,而去年临储玉米拍卖前6周成交总量为2279万吨。目前销售量仍保持周度800万吨的水平。临储玉米投放量庞大,且投放预期稳定,对当前玉米市场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今年玉米库存量或降至1亿吨!

市场预计今年玉米临储拍卖量可能达到5个月的消费量即8000万吨左右。也就意味着一旦今年玉米拍卖量达到甚至超过8000万吨,国家手中的玉米库存将降至1亿吨左右。

而在2016年的时候,这个数值还是2.5亿吨,也就是说,在短短两年时间我国去掉临储库存的60%,可谓是成效显著。净缺口巨大加上国家库存水平“断崖式”下降,将对长期市场行情产生助推作用。

临储拍卖进行2月有余,我国玉米去库存效果如何?后期有何走势?

需求爆发导致的刚性增长仍存,这对未来玉米市场的供需平衡带来巨大挑战。在市场完成“去库存”后,受天气影响巨大的脆弱生产端一旦出现问题,将成为点燃期市牛市行情的“导火索”。

临储拍卖进行2月有余,我国玉米去库存效果如何?后期有何走势?

在临储库存日益减少,国内需求创新纪录,新季玉米产量未卜的多重因素作用下,2018年的国内玉米市场还是很令人期待的,市场价格应该会达到近三年来的最佳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